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是女性朋友面對的一個重大難題,它不僅影響我們的身體,讓我們難以忍受,還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痛經病因有很多,中醫主要把它分為四種,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中醫應該如何調理痛經?
痛經可分為四種
1、虛弱型
許多女生屬于這個類型,具體表現有哪些?一到經期前,腳就會浮腫,容易疲勞,且腰酸背痛,不太有食欲,容易感冒或拉肚子。幾乎不會有經痛現象,經血是淺紅色,有時量多有時量少,呈兩極化。經期短,若是并發貧血,月經就容易遲來。新陳代謝差,水腫嚴重,尤其下半身更是肥胖。
2、貧血型
貧血比較容易發現,貧血的女生容易頭暈,精神不集中,老是健忘。生理期腹部不舒服,還會腰酸背痛以及并發各種不適癥狀。經血顏色是粉紅色或淺紅色,經血很稀,經期很短。月經遲來的情況很嚴重,經常會拖到四十天以上。
3、畏寒型
不同女性對于御寒的程度不一樣。畏寒型女生一到經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覺,痛經嚴重,一受寒會更嚴重,但是保暖會覺得舒服一點。經期通常都遲來,經期常會持續七天以上,經血暗紅色,特別怕冷,并發虛弱型的幾率很高。
4、壓力過大型
壓力對于月經的影響是很大的,經期前精神不安,情緒焦慮不安,容易發脾氣。貪食與厭食兩種現象不停地重復著,老是放屁或打嗝,會亂長痘痘,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
食物調理減少誘發因素
上述我們簡單的把痛經分為了上述幾種類型,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痛經應該如何預防:
莫貪涼:腸胃功能不好或體質虛寒的女性,經前和經期應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如冷飲、涼拌菜、螃蟹、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綠豆、黃瓜、荸薺等,以免痛經加重。
少食酸:酸性食物有固澀收斂的作用,不利于經血的暢行和排出,因此,痛經患者應避免在經期食用酸性食物,包括米醋、泡菜、石榴、青梅、芒果、杏、李子、檸檬等。
忌吃辣:部分因盆腔炎而導致痛經的患者,為燥熱或濕熱型體質,往往月經量多或伴有經期延長,吃辛辣溫熱或刺激性強的食物,會加重盆腔充血和炎癥,或造成子宮肌肉過度收縮,使痛經加重。所以忌食辣椒、胡椒、大蒜、蔥、姜、韭菜、榴蓮及辛辣調味品等。
中醫按摩簡單實用
平躺在床上,兩腿彎曲,從上腹部向下推,反復5~10次;用掌根在腹部順時針按摩腹部5~10次;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肚在肚臍周圍反復旋轉按摩3~5分鐘,使之產生溫熱感;從大腿內側、腳髁骨內側到腳骨的沿線,用手掌根部及手指指腹按摩,能消除下腹部緊張,尤其是腳髁骨內側三指寬上的穴位(三陰交),對消除痛經極為有效;從肚臍以下,約四指寬度距離的下方,到陰毛際的邊緣,也是按摩痛經的有效穴位。將四指并攏,用中指慢慢做指壓,能消除痛感。
改善生活習慣收效快
經期應少喝咖啡、茶、可樂,少吃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切忌飲酒。經期應注意保暖,洗熱水澡能加速血液循環,讓緊張的肌肉和神經得到松弛。要保證休息,不要過度勞累,控制情緒,讓心情放松。不要做劇烈運動,特別是避免游泳、滑水等水上運動。但也不要久坐不動,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適當散步,做些簡單舒緩的體操動作,如瑜伽中的彎腰、放松等動作,有助于改善痛經。
(責任編輯:鄭永儀 )
痛經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那么對于女性朋友來說,怎么判斷你的月經是否正常呢?詳細>>
痛經在治療上,中醫將痛經分為四種類型。根據癥狀不同,治療方法也不相同。下面我們不妨來具體地了解一下。詳細>>
春季氣候變化大,時冷時暖,更容易感冒,相信現在也有不少人中招。那么,感冒可以分幾個類型呢?風寒感冒應該如何應對呢?詳細>>
很多女性朋友有月經不調、痛經、四肢畏冷的情況,單一的和紅糖水或貼暖寶寶的并不能根除這些癥狀,原因就是這并不是單純的著涼所引起的,而是宮寒……詳細>>
中醫認為,脾臟的氣不足就容易引起脾虛,進而導致脾胃功能失調。一般來說,脾虛是飲食不合理、生活不規律導致,不少人習慣抽煙喝酒,熬夜加班也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