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在我們的印象里珍珠粉僅僅起到美白的功效,其實珍珠粉還有很多其他鮮為人知的作用。下面我們就來說說珍珠粉應該如何食用:
珍珠粉的6大功效
解毒生肌。及時使用珍珠粉在各種原因造成的皮膚破損上,如:刀傷、擦傷、燙傷、燒傷、濕疹、水痘等,可止血快,收口快,長肉快,消炎快,并不留疤痕。如女性經量過多的內服珍珠粉,能夠快速止血,不過經量正常者在月經期則不可服用。
增強免疫力。珍珠粉含有亮氨酸、蛋氨酸、丙氨酸等18種氨基酸,氨基酸是淋巴組織器官生長、發(fā)育成熟所必需,且對細胞內蛋白質合成速率及合成蛋白質類型有明顯影響。長期堅持內服珍珠粉能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的T、B淋巴細胞的活性,從而增強免疫抗病能力。
養(yǎng)顏葆春。久服使你全身肌膚細白,堅持早晚用幾十毫克珍珠作面部按摩作護膚粉,一年以后皮膚可明顯白,面部呈現透明白。在肚臍眼每天上珍珠粉可減少面部斑點。
調整人體PH。調整胃酸血酸尿酸等人體PH值的功效,珍珠呈弱堿性,久服必使血呈弱堿性,不怕蚊蟲提高皮膚免疫功能,中和胃酸可健胃,因增加血鈣故具有抗過敏作用。從化學角度分析珍珠久服必健康長壽。
補充鈣質。近代營養(yǎng)學家研究證明,現代人類每日需要的鈣量與實際攝入的鈣量嚴重失調。珍珠粉作為新型的補鈣劑,正日愈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重視,被譽成為“珍珠鈣”。首先,鈣含量高,珍珠粉中含有90-92%的活性鈣,其中純鈣量達到38-40%。其次,鈣的消化吸收率高,目前市場上的補鈣劑分為有機鈣和無機鈣兩種,其吸收率在25-32%之間,葡萄糖酸鈣為27%,檸檬酸鈣為30%,普通珍珠粉的吸收率為29%,納米級的珍珠粉吸收率要更高。
改善睡眠。據《本草綱目》記載“珍珠,鎮(zhèn)心安魂魄”,珍珠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對大腦中樞起到“安撫與鎮(zhèn)定”作用,人體吸收后就能使過度興奮而導致疲勞的細胞得到滋養(yǎng),使之安靜下來,對于小兒的受驚癲癇同樣適用。
珍珠粉應該如何使用?
內服
1、含服法:早餐和臨睡前舌下含服或用溫開水吞服0.3~0.6g(12調羹)的珍珠粉。
2、牛奶法:早餐和臨睡前將0.3~0.6g(1-2調羹)的珍珠粉倒入牛奶中,調均后飲用。
3、蜂蜜法:先將珍珠粉與適量蜂蜜攪拌成細細的糖漿狀,再加入溫開水調勻后飲用,此方法適用于不適應海水珍珠粉腥味的服用者。此外,睡眠不好的可調入適量牛奶,可促進睡眠。
外敷
1、粉餅法:每天早上,清潔臉部后涂上日常護膚霜。用粉撲蘸取適量珍珠粉均勻撲于面部,保持可。
2、美白法:每次將少量珍珠粉與潤膚霜或防曬霜調和。用五點法敷于面部美白又營養(yǎng)。
3、去痘法:臨睡前,徹底清潔皮膚。在長青春痘處抹上水和珍珠粉,以蓋住痘痘為準,保留至清晨。
4、面膜法:清潔臉部,用熱毛巾敷臉五分鐘。用半只雞蛋清和適量珍珠粉均勻涂于臉部。保15-20分鐘后清水洗去。
服用珍珠粉的禁忌
珍珠的養(yǎng)顏美容功效確實值得推崇,不過它屬于涼性藥物,只有燥熱體質的人才適合內服珍珠粉。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女性屬于寒性體質,如果長期服用珍珠粉,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瀉、四肢發(fā)冷、面色蠟黃等癥狀。另外,體質偏寒、胃寒和結石癥患者,也不適合服用珍珠粉。所以在服用珍珠粉前,一定要先辨明自身體質。珍珠入藥內服,必須經過炮制加工,將其研磨為如面粉一樣的極細粉末,否則可能對臟腑,特別是脾胃產生損害。將珍珠研磨成細粉,可促進胃腸吸收,提高治療效果,而且是越細越好另外,珍珠粉不宜與草酸類食物(如菠菜)同食,以免引發(fā)結石。由于珍珠粉性涼,所以女性在月經期間宜停用,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應慎用。過敏體質者,尤其是已經發(fā)現對珍珠過敏者,應忌用。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家長該怎么判斷孩子營養(yǎng)攝入情況?
青少年都需要補充哪些營養(yǎng)?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孩子正值長身體“補”就對了?
在我們的印象里珍珠粉僅僅起到美白的功效,其實珍珠粉還有很多其他鮮為人知的作用。今天,就來了解了解珍珠粉都有哪些功效和作用,以及內服的方法……詳細>>
在2000年前我國對珍珠粉就有使用記載,珍珠粉主要分為海水和淡水兩種,一般情況下海水珍珠質量高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珍珠粉的六大功效及用法……詳細>>
中醫(yī)認為只要維持陰陽平衡就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患上某種疾病。另外中醫(yī)講究對某些穴位拍打或按摩,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達到一定的養(yǎng)生保健功效。詳細>>
作為人參的一種,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入心、肺、腎經,藥性特點為滋陰補氣、清熱生津,被視為補藥之上品。夏天暑熱盛,汗多,人們容易出現乏力……詳細>>
隨著社會不停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開始越來越重視養(yǎng)生和健康了。養(yǎng)生最主要的就是從飲食入手,很多人都會平時吃一些養(yǎng)生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