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正確認識痰濕體質和濕熱體質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一起存在的,或因夏秋時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并侵略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而,濕與熱一起存在是很常見的。濕熱的通常體現為: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后顯著,并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體現因濕熱地點不一樣的部位而有不同: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疔皰;在關節筋脈則部分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化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厭惡厭食,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其它如肝膽濕熱體現為肝區腫痛,口苦胃口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替換,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乃至里急后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火熱、口渴。 濕熱型體質的判定 :
1、型體特征:形體偏胖或消瘦;
2、常有體現:面垢油光、多有痤瘡粉刺、常感口干口苦、雙眼紅赤、心煩松懈、身重疲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結或黏滯、男性多有陰囊濕潤、女人常有帶下增多。病時上述征象加劇;
3、舌象檢測:舌質偏紅怠黃膩;
4、脈象檢測:脈象多見滑數;
5、心理特征:性情急燥、簡單發怒;
6、適應能力:不能耐受濕熱環境;
7、易患疾病:易患黃疸、火熱癥、癰瘡和癤腫等病癥。
濕熱的醫治 通常要分濕重仍是熱重。濕重的以化濕為主,重在健脾祛濕,在佐以清熱涼血的藥物。 此外,因熱往往依靠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進和飲食調度,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物、甜味品,以堅持杰出的消化功用,防止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這是防止濕熱的要害。
除了濕熱,咱們還能常常聽到有人說痰濕體質,那啥是痰濕體質呢?
痰濕體質是當前比擬常見的一種體質類型,這里的“痰”并非只指通常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體津液的反常積留,是病理性的產品。當人體臟腑、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水濕內停與體內廢物產品聯系瘀滯體內而構成痰濕體質,痰濕體質多見于肥壯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該體質的人常體現有體形肥壯,腹部肥滿松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粘,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簡單疲倦,素常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甜美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情偏溫文、慎重,多長于忍受。
痰濕體質者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極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明顯高于非痰濕體質者,常體現為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多痰、浮腫、睡時鼾聲如雷等,在攝生辦法上應多注意在平常調整個人的日子,改動一些不良習慣,加強運動,起居調攝。痰濕體質者不宜寓居在濕潤的環境里,在陰雨時節要注意防止濕邪的侵襲。這類體質的人平常還應定時查看血糖、血脂、血壓;很簡單貪睡者應逐步削減睡覺時刻,多進行戶外活動,享用日光浴;洗澡應洗熱水澡,通身汗出為宜;穿衣盡量堅持寬松,這樣有利于汗液蒸騰,祛除體內濕氣。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從中醫角度來說,濕熱有外濕和內濕之分。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所致,內濕常與消化功能不好有關,痰濕則是因氣血津液運化失調所致。一般來說,濕熱體……詳細>>
濕熱體質的表現是什么?濕熱是一種很容易由內而生的癥狀,很可能引發其他的疾病。那么濕熱體質的表現是什么呢?以下是家庭醫生在線采訪專家后得到……詳細>>
濕熱體質的患者容易長痘、煩躁,精神狀態也不好,那么,濕熱體質該如何調理?濕熱體質吃什么好呢?先來看看濕熱體質的原因。濕熱體質的原因:嗜煙……詳細>>
如何預防濕熱體質?中醫提醒,濕熱體質養生一定要養成合理的生活和起居習慣,那么究竟濕熱體質養生起居是怎么要求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詳細>>
中醫把人的體質分為9種,濕熱體質就是其中一種。濕熱體質的癥狀有哪些?這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只有按照濕熱體質癥狀進行判斷,才會正確的區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