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學上,有很多特色療法,拔火罐是其中的一種,其實拔火罐與針灸一樣,也是一種物理療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療法中較為優秀的療法之一,適用人群 的范圍較大。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拔火罐時,使用的火罐總共有三類,分別是竹罐、玻璃罐、抽氣罐。那我們在拔火罐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火罐的三大類別
竹火罐
竹筒火罐用堅固的細毛竹,截成長約6—9厘米的竹管(不宜過長或過短,過長者重量較大,容易脫落,過短者由于管腔容積小,吸引力亦小不易吸著),一端留節為底、一端為罐口,口徑約為3厘米、4.5厘米、6厘米不等。用刀刮去青皮及內膜,管壁的厚度約2~3分,用砂紙磨光,口圈必須平正光滑。竹罐的特點是:輕巧、價廉、不易跌碎、比重輕、吸得穩、能吸收藥液、且取材容易、制作簡便。缺點是易爆裂漏氣。
玻璃罐
肚大口小,口邊外翻,有大、中、小三型。這種火罐的優點在于其質料透明,可以從外面看到吸著面皮膚的變化,易于掌握拔火罐后局部反應的程度;缺點是容易破碎。
抽氣罐
用青、鏈霉素藥瓶或類似的小藥瓶,將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須光潔,瓶口的橡皮塞須保留完整,以便抽氣時使用。現在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氣。這種罐亦易破碎。
拔罐養生的穴位選配
1、預防高血壓:曲池、足j里、風池、風府。
2、預防糖尿病:腎俞、關元、陽池、脾俞、胰俞(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3、益氣固精補腎:氣海、關元、三陰交。
4、強身健體防病:肺俞、風門、大椎。
單純拔罐法的建議:
上述4組穴位,每次選用l組,4組交替使用。用抽氣罐或火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鐘。每日1次,或隔日1次,長期堅持,保健作用良好。
拔罐的操作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在拔罐中要注意,最好用95%的酒精棉球點火,點燃之前,要檢查棉球的干濕度,太干火力不足,太濕酒精下滴(可將濕酒精棉球擠一擠或甩一甩),盡量不要讓燃著的棉球碰到罐口,以免燙傷或燒傷皮膚。
2、拔罐前要檢查罐子是否完整,有無裂縫,罐口是否平整無缺。同時,罐子不要太薄,防止割傷皮膚。再次,要根據所拔部位的面積大小選擇適宜的罐,像寬闊而肌肉豐厚的背部、大腿處,可以使用中、大罐,而小腿、手臂和頸肩部則適宜用小罐,火罐的罐口要對準施術的部位。
3、留罐的時間則根據病情、部位決定。一般留罐10~15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適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泡。若是起泡比較細小,則不用特別處理,一般會自行消退;起泡較大時最好到醫院處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針具刺破,敷上消毒紗布。
4、起罐時別使勁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壓旁邊的皮膚,讓空氣進去,罐自然就下來了,拔罐之后皮膚上的紫斑一般兩周能消失。吃得過飽或饑渴時不宜拔罐。皮膚有過敏、水腫或者潰瘍的地方以及孕婦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總之,操作者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能分心,按規范操作,切切不能在操作時三心二意,或馬馬虎虎,否則,很容易出現被燒傷的情況!
(責任編輯:楊曉紅 )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詳細>>
拔罐是一種常用的治病方法,民間的老百姓出現一些小病癥時就喜歡采用拔罐療法,效果還是很好的,那么拔火罐使用的火罐都有哪些呢?各有什么優缺……詳細>>
拔火罐作為現在流行的中醫養生方法,深受越來越多人的喜歡,因為中醫認為拔罐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但當我們在享受拔罐給我們帶來健康的同時,……詳細>>
拔火罐壞處?大家對拔火罐一定很熟悉吧,由于拔火罐簡單易操作,所以是一種極為普及的家庭理療手段,拔火罐對于緩解由于受寒受風引起的頭痛、偏頭……詳細>>
在拔火罐時應該注意什么呢?拔火罐是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現如今甚至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為了能夠更好的進行拔火罐,我們需要特別了解的事項都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