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yī)常說的“陰虛火旺”是一種常見的身體狀況,并且對于我們的身體危害比較大。陰虛體質就是罪魁禍首之一,那么什么是陰虛呢?藥食同源的中醫(yī)療法,在飲食上有哪些食療方有助于都市人調理身體呢?
陰虛體質如何判斷?
陰虛體質是指當臟腑功能失調時,易出現(xiàn)體內陰液不足,陰虛生內熱的證候,常表現(xiàn)為形體消瘦,兩顴潮紅,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心煩易怒,口干,頭發(fā)、皮膚干枯,舌干紅、少苔,甚至光滑無苔,多因燥熱之邪外侵、過食溫燥之品、憂思過度、房事不節(jié)、久病之后而發(fā)病。發(fā)病傾向:易患虛勞、失精、不寐等,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熱、燥邪。應以滋補陰液、佐以清熱為治則,還應針對相關臟腑陰虛辨證,分別選用滋養(yǎng)五臟之陰液、佐以清五臟之虛熱的方藥,根據(jù)陰陽互根理論,加少量補陽之品。
檢查自己是不是屬于陰虛體質,最簡單的檢查方法就是熱。如果平時經常感覺到自己心窩發(fā)熱,并且手腳也喜歡接觸比較冰涼的物體,睡覺的時候喜歡將四肢放到被子外面,那就說與陰虛體質了。體溫正常,但卻感覺身體發(fā)熱,特別是午后到傍晚的這個階段感覺最為明顯。
陰虛體質的患者大多都比較外向,平時也更加的活潑還有閑不住。如果是陰虛體質比較嚴重的人,遇到事情也更加容易著急上火不冷靜。從身體的體型來看,陰虛體質的人比較瘦,臉色也大多是紅紅的,屬于那種不健康的紅色。而糞便則是容易干燥,小便短少且顏色發(fā)黃。
那么,出現(xiàn)了陰虛的癥狀要如何調理呢?
陰虛體質飲食要講究
凡陰虛體質者,宜多吃些清補類食物,宜食甘涼滋潤、生津養(yǎng)陰的食品,宜吃新鮮蔬菜水果或纖維素及維生素較高的食物,宜吃含優(yōu)質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如糯米、綠豆、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梨、西瓜、黃瓜、百合、山藥、烏賊等。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涼,都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可適當配合補陰藥膳有針對性地調養(yǎng)。
還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火鍋最好少吃,雞肉也不要多吃,忌吃溫熱香燥食品,忌吃煎炸炒爆的物品,忌吃性熱上火食物,忌吃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的食物。陰虛火旺的人,應少吃辛辣的東西,煎、炸、爆、烤的食物也應少吃些,水果中龍眼肉、荔枝能不吃就不吃。陰虛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飲的,冷飲對陰虛有調整作用,當然,鼓勵多吃但也不能過。
緩解陰虛的食療方
陰虛是中醫(yī)辨證的診斷,主要采用中醫(yī)中藥方法調理,藥食同源,海帶、紫菜、菠菜、紅糖、南瓜、銀耳等,多用于陰虛火旺、五心煩熱、潮紅盜汗、夜不能寐等癥。推薦以下既能滋陰又能調理脾胃的食療方:
1、天門冬粥
原料:天門冬6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將天門冬以及大米清洗干凈,然后瀝干水分備用;然后將天門冬和適量的清水一起煎煮,最后去除藥渣;在藥液之中加入大米,然后熬煮成粥;起鍋之前加入食鹽進行調味。這道食譜非常的適合在每天的早餐服用,具有非常好的治療陰虛火旺的作用。
2、生地黃粥
原料:生地黃汁150毫升(或干地黃煎濃汁150毫升)、大米100克。
做法:將生地黃以及大米清洗干凈,然后瀝干水分備用;將生地黃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進行煎藥;去除渣滓之后在藥液之中加入大米,然后熬煮成粥;起鍋之前加入少量的食鹽調味,這樣就可以直接服用了。
3、百合粥
原料:鮮百合5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百合以及大米淘洗干凈,然后瀝干水分;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煮開之后放入大米熬煮成粥;粥煮熟之后加入準備好的百合,煮熟之后加入冰糖調味就可以起鍋直接服用了。如果說沒有新鮮的百合,那么用百合粉也是可以的。
(責任編輯:林宗可 )
家長該怎么判斷孩子營養(yǎng)攝入情況?
青少年都需要補充哪些營養(yǎng)?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孩子正值長身體“補”就對了?
隨著大家對于健康意識的提高,對于疾病的預防都有一定的認識,那么對于冬病夏治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天灸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一種養(yǎng)生方式,以及預……詳細>>
如果去看中醫(yī),醫(yī)生把脈之后,有可能會聽到陰虛火旺這個詞。可能很多人不明白陰虛火旺是什么意思?其實簡單來說,陰虛火旺就是體內有虛火,有一……詳細>>
陰虛火旺是中醫(yī)一種,那么陰虛火旺有什么癥狀呢?應該如何應對呢?詳細>>
肺陰虛是指陰液不足而不能潤肺,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熱、盜汗、便秘、苔少質紅少津脈細而數(shù)或咳血等。證因分析:多由久咳久……詳細>>
肺陰虛是指陰液不足而不能潤肺,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熱、盜汗、便秘、苔少質紅少津脈細而數(shù)或咳血等。證因分析:多由久咳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