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清熱燥濕的中藥有哪些
清熱燥濕藥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濕,寒能清熱,用于濕熱內蘊或濕邪化熱的癥候,如心煩口苦、小便短赤、泄瀉、痢疾、黃疸、關節腫痛、耳腫疼痛流膿等病癥。清熱燥濕的中藥主要有黃連、黃芩、黃柏、胡黃連、龍膽草、秦皮、苦參、白蘚皮等。
1、黃連
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或同屬植物的根莖。黃連為瀉火解毒要藥,對熱病高熱、心火亢盛,有良好療效,常配合山梔、連翹等同用;對于血熱妄行,可配伍黃芩、大黃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配伍赤芍、丹皮等藥同用。
此外,黃連還可用于胃火熾盛的中消證,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外用以黃連汁點眼,可治火盛目赤;涂口。可治口舌生瘡。
2、黃芩
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黃芩清熱燥濕作用頗強,對濕溫發熱,可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濕熱瀉痢、腹痛,又常與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對于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綿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山梔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銀花、連翹等藥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熱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動不安,常與白術、竹茹等配合應用。
3、黃柏
本品為云香科植物黃蘗或黃皮數除去外皮的樹皮。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虛熱。
黃柏清熱燥濕之力,與黃芩、黃連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濕熱為佳。治瀉痢合黃芩、黃連;療黃疸合梔子、茵陳;如配蒼術、牛膝,可用于足膝腫痛、下肢萎軟無力、配合知母、生地、竹葉、木通,可用于小便淋澀熱痛;配合白芷、龍膽草,可用于帶下陰腫。
黃柏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頗好,用治濕熱瘡瘍、濕疹之癥,既可內服,又可外用;內服配黃芩、梔子等藥同用,外用可配大黃、滑石等研末撒敷。
4、胡黃連
胡黃連為玄參科植物胡黃連的根莖與根,有類似黃連除濕熱和解毒的功效,故對于濕熱下痢及濕熱痔瘡等癥均可應用。
本品與知母、青蒿、地骨、銀柴胡、秦艽、鱉甲等配伍,可治陰虛發熱,午后潮熱;與黃連、蘆薈等同用,可治小兒疳熱等癥。
5、龍膽草
龍膽草為龍膽科植物龍膽草或其變種的根莖及根。龍膽草為瀉肝膽實火的要藥,對肝火上炎的癥候,多配合梔子、黃芩等應用;小兒驚風、手足抽搐由肝經熱盛所致者,可用龍膽草以瀉實火,配鉤藤、牛黃以息風定驚,火退風息,驚搐自止。
6、秦皮
秦皮為木犀科植物大葉梣(苦櫪白蠟樹)的干皮或枝皮,既有清化濕熱的作用,又有收澀止痢的功效,對濕熱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頭翁、黃連、黃柏等同用。
本品兼有清肝泄熱的作用,故可用于目赤腫痛等癥,可與黃連、竹葉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7、苦參
苦參為豆科植物苦參的根,苦參清化濕熱,并能導濕熱滲于下竅,故適用于上述諸癥,常與黃柏、龍膽草等合用。苦參還能殺蟲,用于周身風癢,疥瘡頑癬,常合赤芍、地黃、白蘚皮等同用;用于麻風,常與大風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清熱痢尿,可用于濕熱內蘊、小便不利之癥。
8、白蘚皮
白蘚皮為云香科植物白蘚的根或根皮,為祛風、除濕熱的藥品,并可滲濕熱于下竅,適用于瘡癬濕癢等癥,常配合苦參、地膚子等藥同用,既可內服,亦可煎湯外洗。
清熱燥濕藥一般不適用于津液虧耗或脾胃虛弱等癥,如須使用,亦應分別配伍養陰或益胃藥同用。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對于一些十分迫切想要滋陰清熱的人士來講,對于滋陰清熱的中藥種類的了解就顯得十分關鍵,不得不說,身體的多方面保健對于能否讓自己的身體健康如……詳細>>
清熱解毒藥物善于清解熱毒和火毒。比較適用于癰腫疔瘡,丹毒,瘟毒發斑,痄腮,咽喉腫疼,熱毒下痢,癌腫,水火燙傷以及時疫熱病等。清熱解毒藥主……詳細>>
本類藥物可通過其清熱作用而達到涼血的目的。清熱涼血藥多甘苦咸寒,清熱涼血藥具有清解營分,血分熱邪的功效,部分藥物既能夠清熱涼血,又可以滋……詳細>>
在炎熱的夏天,人們很容易出現上火和焦躁的狀況,此時,大家就可選擇一些有清熱解毒作用的藥物,那么,清熱解毒的中藥有哪些呢?詳細>>
清熱解毒的中藥分別有哪些?中藥種類繁多,中藥有特別的功效,而且適用的病癥也是非常廣。那么,常用于清熱解毒的中藥有哪些呢?就這個問題,小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