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加班,對于現在的上班族來說簡直就是家常便飯,高強度的工作量及職場壓力,讓不少的上班族不得不犧牲自己的生活時間。不少長期OT的職場人士,往往都有失眠、睡眠質量低下的情況出現。從中醫角度看,“不寐”或“不得臥”系指失眠為主癥的一些疾病。那么中醫有哪些療法有助改善失眠?
中醫辨證“不寐”
中醫所稱“不寐”或“不得臥”系指失眠為主癥的一些疾病。不寐有虛實之分。虛證多由陰血不足,重在心脾肝腎。實癥則由食滯痰濁,壅遏胃腑所致。具體有以下五種分型:
1、肝郁化火:
多由惱怒煩悶而生,表現為少寐,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脈弦而數。治療法則為清肝安神。方藥以龍膽瀉肝湯為基礎。可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黃芪、枝子、柴胡、當歸、生地、炒棗仁、夜交藤、遠志、珍珠母、龍齒、竹葉。
2、痰熱內擾:
常由飲食不節,暴飲暴食、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導致腸胃受熱,痰熱上擾。表現為不寐、頭重、胸悶、心煩、喛氣、吞酸、不思飲食,苔黃膩,脈滑數。治療法則為化痰清熱,利濕和胃,因而藥房以溫膽湯為基礎。
3、心膽氣虛:
由于突然受驚,或耳聞巨響,目暏異物,或涉險臨危,表現為噩夢驚擾,夜寐易醒,膽怯心悸,遇事易驚,舌淡脈細弦。方以安神這志丸為基礎。
4、心脾兩虛:
由于年邁體虛,勞心傷神或久病大病之后,引起氣虛血虧,表現為多夢易醒,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面黃色少華,舌淡苔溥,脈細弱。方以歸脾湯為基礎。治療法則為滋養心脾、益氣生血。因而處方用藥為歸脾湯加砬:黨參、白術、茯苓、甘草、黃芪、炒棗仁、遠志、元肉、木香。養心安神,理氣醒睜。
5、陰虛火旺:
癥狀:多因身體虛精虧,縱欲過度,遺精,使腎陰耗竭,心火獨亢,表現為心煩不寐,五心煩熱,耳嗚健忘,舌紅,脈細數。治療法則為滋補腎陰、清心降火。因而處方用藥以朱砂安神丸、二至丸為基礎。可朱砂安神湯加減,知母、黃柏、生地、芋肉、山藥、柏子仁、炒棗仁、茯苓、朱砂。滋補腎陰,瀉心火而安神。
按摩穴位助安眠
失眠的原因主要為臟腑機能紊亂,所以治療失眠我們可以運用交通心腎、調節氣血的手法。睡前進行穴位按摩,可起到放松心情,安神定志,促進睡眠的作用。
1、三陰交:在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脛骨,它就在脛骨的后方。這三個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鐘,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太溪:腎虛或陰虛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腎經的原穴。經常按摩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效。??
3、太沖:腳背上大拇趾和第二趾結合的地方向后,在腳背最高點前的凹陷處就是太沖穴之所在。每晚臨睡前花10分鐘來按摩,有明顯的酸、麻、脹、痛的感覺為準。那些平時容易發急、火氣特旺的人以及平時愛生悶氣、不愛言語的人,經常按一按太沖穴,心情就會舒暢一些,失眠的癥狀也會緩解。
4、涌泉:此穴位于人體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內經》:“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后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處,做前后反復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可補腎安神。經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壽的功效。
5、內關:位于掌心面,手腕橫紋上2寸(同身寸,即每個人自身大拇指的寬度為1寸,下同),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6、神門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在進行穴位按摩前,先溫水泡腳15~30分鐘,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度。泡腳過程中可以聽一些輕松的音樂,閱讀優美的詩歌或者散文。出汗后注意適度補充水分。泡腳之后,在床上取坐位,依序進行以上穴位按摩,安眠效果更佳。
(責任編輯:鄧瑩瑩 )
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希望自己可以健康長壽,因此現代的很多人都開始注重養生保健,從生活的各方各面做起達到養生的目的,當然在這其中最受人人們青睞……詳細>>
炎熱的夏季是最容易出現上火癥狀的,如牙痛、腸胃不適、避免、小便赤黃、眼屎多等各種不適的癥狀,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那么夏季上火該如何降……詳細>>
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比較繁忙,再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時間的久坐會導致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為了能夠擺脫疲憊感、快速的恢復精力,應該選擇推……詳細>>
中醫在治療疾病的時候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藥物治療以及穴位刺激。其中穴位刺激之所以能夠對疾病起到療效,就是因為穴位連通著各個經絡能夠理氣活……詳細>>
在平日里,你是如何養生的呢?與其吃保健品來養生,不如試試按摩穴位養生方法。中醫穴位按摩方法又簡單,還可以幫你預防很多常見的疾病。如果你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