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所說的四氣五味是什么?我們常聽中醫說四氣五味,但是這是什么意思呢,對于我們的疾病治療和調理又有什么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上說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代表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面。其中的“性”又稱為“氣”,是古代通用、沿襲至今的名詞,所以四氣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中醫解析什么是四氣
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
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藥性;寒和涼之間、熱和溫之間,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說藥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別,溫次于熱、涼次于寒。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藥物作用于人體發生的反應歸納出來的,例如,感受風寒、怕冷發熱、流清涕、小便清長、舌苔白,這是寒的癥狀,這時用紫蘇、生姜煎了湯飲服后,可以使病員發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癥狀,說明紫蘇、生姜的藥性是溫熱的。如果生了療瘡、熱療、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小便黃色、舌苔發黃,或有發熱,這就是熱的癥狀,這時用金銀花、菊花來治療,可以得到治愈,說明金銀花、菊花的藥性是寒涼的。
中草藥的藥性,通過長時期的臨床實踐,絕大多數已為人們所掌握,如果我們熟悉了各種藥物的藥性,就可以根據“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和“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針對病情適當應用了。一般是,寒涼藥,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熱性病癥。溫熱藥,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寒性病癥。此外,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較為平和,稱為“平”性。由于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所以在實際上雖有寒、熱、溫、涼、平正氣,而一般仍稱為四氣。
中藥的五味是什么
1、辛味口嘗有麻辣或清涼感,有的具香氣,能發散解表、行氣活血、溫腎壯陽,適用于外感表癥、氣滯血瘀癥、風寒痹癥、腎陽虛虧癥等。如荊芥、紫蘇、陳皮、木香、當歸、郁金、韭菜子、蛇床子、菟絲于等。
2、甘味口嘗味甜,能調和脾胃、補益氣血、緩急止痛,適用于機體虛弱,功能不足之癥,和某些拘急攣痛,并能調和藥性,如甘草、黨參、熟地、飴糖、黃精、枸杞子等。
3、酸(澀)味具收斂、固澀作用,適用于自汗、盜汗、久瀉脫肛、尿頻失禁、遺精帶下、崩漏下血等癥。如龍骨、牡蠣、山茱萸、赤石指、禹余糧、罌粟殼、桑蝶蛸、覆盆子、芡實、蓮子、金櫻子、陳棕炭、仙鶴取等。
4、苦味能清熱解毒、燥濕、瀉火、降氣、通便,適用于熱癥,濕熱癥、癰腫瘡瘍、喘咳、嘔惡等癥,如山梔、大黃、黃連、苦參、杏仁、厚樸等。
5、咸味能軟堅散結、瀉下通便、平肝潛陽,適用于大便秘結、瘰疬痰核、癭瘤、肝陽頭痛眩暈,如海藻、昆布、芒硝、肉蓯蓉、羚羊角、石決明等。
五味都有哪些功效
所謂五味,是指食物或藥物的辛、甘、酸、苦、咸等五種味道,實際上還有淡、澀等也屬于五味,一般將淡味歸在甘味的范疇,澀味歸于咸味的范疇。不同的味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辛味能宣散、行氣、通脈。
現代研究認為,辛味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液分泌,增強淀粉酶活性,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并有祛散風寒、疏通經絡的功能。所以在辛味的食物中的生姜、蔥白、紫蘇、胡椒等由于具有宣散風寒的功能而可以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而辛味中的辣椒、茴香、砂仁、桂皮等具有行氣、散寒、止痛的功效則可用于寒凝氣滯的胃痛、腹痛、痛經等;辛味中的白酒、藥酒等具有辛散風寒、溫通脈絡的作用,所以可以用于治療風寒濕痹痛等。
甘能補益、強壯,凡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以及五臟虛羸者都適合于多食甘味食物。甘味能補充氣血,又能消除肌肉緊張,還可以解毒。
中醫認為,五味與五臟密切相關,在中醫經典著作《內經》中就有這樣的論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這一理論提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攝納各種食物,這樣才能通過五味調和達到臟腑得益的目的,使得身體健康,當然,如若五臟有病我們也應該適當有針對性地調整飲食五味,以幫助五臟功能的恢復。
以上是中醫的四氣五味,您了解到了嗎?
(責任編輯:鄧瑩瑩 )
五味子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材,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所給身體帶來的藥用價值是意想不到的,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詳細>>
五味子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草藥,具有保肝護肝、增強心臟的功能、養陰固精、增強身體耐力的功效,五味子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呢。詳細>>
食物的四性五味主要是指4種不同的性質,食用之后會讓人感覺到熱的,這就屬于熱性食物,感覺到寒冷的就屬于寒性食物。如今的人都會注重日常的養生……詳細>>
五味子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服用之后對于神經系統中樞具有很好的興奮作用。專家告訴我們,日常服用五味子泡水能夠很好的治療咳嗽還有痰多的毛病,同……詳細>>
五味子對于身體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它能夠有效的滋補身體的虧損,同時又有很好的美容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這種中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