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胃病就隨之而來。如果胃病沒有很好地得到調理,不僅是胃部疼痛,還會導致身體營養跟不上,造成身體疾病。今天,從按摩入手,看看中醫有哪些簡易好操作的揉腹護胃方法吧。
腸胃消化按摩足三里
脾胃是后天之本,足三里就是人體里的一株靈芝仙草,用好它,幾乎包治百病。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對消化系統有雙向良性調節的作用,比如腹瀉了按摩它可以止瀉,便秘了按摩它可以通便。我們中醫里有句話叫“肚腹三里留”,大致意思就是胃腸消化方面的問題,用足三里里就能治好。
在膝蓋下外側,約四橫指(約3寸)的小腿脛骨外側有一凹溝處,這是強壯穴,力度按大一點,酸麻的經絡傳感可到腳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腸胃消化系統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脹胃痛。
消化不良按摩四縫穴
四縫是經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四縫原本被醫家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后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縫效果也非常好。所以今后只要你遇到消化不良的問題,就可以找四縫解決,按摩就行,最好是用大拇指用力掐按,效果很神奇。
胃脹通氣按摩內關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距離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胃脹或者有吃東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覺,按一按此穴,氣機調暢就通了。
胃氣沖心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肚臍上正中線4寸,約五橫指處。按摩這個穴位對各種胃痛、食道逆流、打嗝、穿露臍裝著涼引起的胃痛以及胃氣沖心而感到的胸悶等都可以起到緩解作用,治療效果可以說是非常好。
中氣不足胃下垂按下脘穴
下脘穴在胃的底下,肚臍上2寸,胃和小腸的連接處,對應人體的小腸。下脘穴位于食物從胃進入小腸的關口,因此掌握著食物消化吸收的大權,對于食物在胃里下不去導致的食谷不化、腹脹、胃痛、嘔吐以及胃炎、胃潰瘍、胃痙攣、胃擴張、腸炎等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而且,因為它在胃的下部,對于因為中氣不足導致的胃病、胃下垂等也有很好的療效。
白領的揉腹護胃健脾護衛
揉腹摩腹有很多做法,這里介紹一種可以在工作間期坐在椅子上完成的揉腹動作。此法可以健脾護胃,促進食物消化,胃腸運動,預防便秘。
并腿端坐于椅子上,或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成站立式。然后雙手相對搓至手心發熱,平鋪于腹部的左右,以順時針(即胃腸運動方向)為方向,輕揉輕摩腹部30~50圈,力度以有微微發熱為佳。
揉腹護胃注意事項
揉腹可護胃防治胃病。然而專家提醒人們需要注意的是,揉腹不能在過飽或過饑情況下進行,而且要排空小便。當腹內有急性炎癥或惡性腫瘤時不宜進行。
可以在飯后一個多小時后,按摩肚子。
(責任編輯:鄧瑩瑩 )
中醫認為,身體上的14條經脈都跟腹部有著一定的聯系,因此通過腹部按摩能輔助治療多種疾病。堅持揉腹能促進胃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問題,同時也能……詳細>>
現代都市人由于壓力大、飲食不規律,胃經常不可避免的出現問題。除了在飲食上多加注意,作息上做到規律,還可以按摩養胃,簡單易行。http:/……詳細>>
眾所周知,揉腹可以幫助我們消化。但是揉腹的好處可不止這一個,一起來看看揉腹還有哪些好處吧,以及揉腹時有哪些注意事項吧。詳細>>
腹部是五臟六腑容納處,也是陰陽氣血生化之源。在中醫看來,揉腹是最為簡單的養生保健方法,能起到防病治病效果。堅持揉腹不僅僅防治胃病,改善便……詳細>>
胃脹不消化,我們經常會選擇按揉腹部。但是按揉腹部不僅僅是這一個功效,還有很多養生功效,特別對老年朋友來說,更為需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