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常聽中醫診斷說某人氣虛,是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種表現癥狀。那么這氣虛到底有哪些表現癥狀,又該如何調理呢?
《黃帝內經·素問》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千,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氣足的人,比較容易抵御各種病菌的侵襲,而氣不足的人則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癥狀,這就是氣虛體質。
氣虛的表現癥狀:
氣虛其實是屬于一個中醫名詞,主要就是說由于體內的陰陽兩氣還有精氣出現虧損,導致身體的功能出現下降。想要令身體健康,那么一定要令身體之中的各個器官還有精氣等等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如果說身體出現氣虛的情況,那么身體就會表現出不同于平時的癥狀,這也是給我們的一個警示。具體的氣虛癥狀如下:
1、腰膝酸軟;
2、頭暈眼花;
3、脈象細弱;
4、四肢發冷;
5、心煩意亂;
6、臉色不好,身體疲乏;
7、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有疾病。
氣虛患者吃什么好
對于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溫的食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油膩厚味、辛辣食物。
1、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云: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癥,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2、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3、山藥
為補氣食品,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宜常食之,最為有益。山藥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故凡肺氣虛或腎氣虛或脾氣虛的方藥中,都常用到它。
4、雞肉
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補精、養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
5、鱔魚
性溫,味甘,有補虛損、益氣力、強筋骨的作用,氣虛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說它主少氣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義補遺》亦云:黃鱔善補氣。
6、大棗
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于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云: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此外,氣虛者還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黃豆、牛肚、烏骨雞、鵝肉、兔肉、鵪鶉、青魚、魷魚、章魚、熟菱、海松子、胡蘿卜、豆腐、豆漿、馬鈴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漿、紅糖、白木耳、白術、甘草等。
氣虛患者應多運動
很多人出現氣虛的情況主要就是由于日常鍛煉不夠所導致的。所以,想要改變這種氣虛體質,加強鍛煉是非常有必要的。運動能夠很好的令身體興奮,這樣不僅能夠很好的提高體質,精神也會更加的愉悅。
運動有助于氣血通達周身,使身體各部滋養充分,能量充足,更有助于氣的生成。
氣虛體質者的體能偏低,運動應當適度,并且循序漸乏,過度運動會出現疲勞、汗出,甚至喘咳、眩暈。慢跑、散步、太極拳、氣功等緩和的運動比較適合氣虛體質者,這些傳統的運動方式可固腎氣、壯筋骨,逐漸改善體質狀態。
鍛煉時要采取低強度、多次數的運動方式,掌握運動時間,每次不宜過長,做到“形勞而不倦”,注重四肢柔韌性的訓練,如伸腰、壓腿等,注意呼吸深度和呼吸的均勻平穩,忌用猛力和做長久憋氣的動作。
氣虛患者平日里要多加注意,飲食和運動雙向結合,逐漸增強體質,擺脫氣虛帶來的困擾。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每個人體質是不同,女性容易出現氣虛的情況,氣息主要是身體中的熱量不足、害怕冷、陽氣比較虛弱等,長時間用腦、情緒不穩定或者營養不良都會形成……詳細>>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不同,日常養生保健的方法也就會不同,在調理時應該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選擇適合的保健方法。在這里,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氣虛體質應……詳細>>
在我們身邊總有那么一群人,稍微運動就出汗,一遇天氣變化就感冒,很多人都知道這是身體抵抗力差的原因,其實從中醫上講,這是氣虛的表現。據北京……詳細>>
對于不同的人來說,每個人的體質都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就有一些有脾氣虛問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脾氣虛的男性也不在少數,如果長期不調理,會給身……詳細>>
隨著年齡的增長,氣血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足,從而導致了氣虛,氣虛體質的人群容易盜汗、全身無力、頭暈眼花、身體疲倦、無精神等,這個時候一定要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