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生病了我們要進行治療,吃藥是治病的一個好方法,那么你真的會吃藥么?吃藥的時間,方法直接關系到藥物的療效。我們在購買藥物的時候醫生也會給我們一些建議,那么什么時候吃藥效果好呢?下面就為大家說說吃藥時間的選擇!
選對4個時辰吃藥效果最好
午時預防腦出血。午時(11:00~13:00)是一天中陽氣最重的時候,也是氣血上沖的時候。這時有高血壓的病人就不能喝酒,不能生氣,也不能用重力,否則很容易得中風及出血病,比如鼻出血、眼角出血、腦出血等。所以在午時之前,尤其在夏至前后,有高血壓的人要吃降壓藥。
子時提防心臟病。子時(23:00~1:00)和午時相反,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也是氣機降得最低的時候。那么有氣虛的人,就容易在這時氣短;心臟不好的人,容易在這時猝死;低血糖的人,也容易在這時發病。所以有上述病癥的人就應提前吃藥,才能安然度過子時。
卯時注意五更瀉。卯時(5:00~7:00)是一天中陰陽平衡的時候,但此時陽虛病人容易發病,陽虛使陽不能和陰平衡,常見的表現是“五更瀉”,即天剛剛亮的時候就拉肚子,還常有怕冷、四肢冰涼等癥狀。這是由于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脾胃所致。患者應在上午多補充些改善畏寒體質的食物,如羊肉、鵝肉、鴿肉、枸杞、韭菜、核桃、黑豆、栗子等。與此同時,煲湯適當放點胡椒,炒菜稍微放點辣椒、生姜,都有利于養陽氣。
酉時注意防肺病。酉時(17:00~19:00)也應是陰陽平衡的,但很多陰虛病常在這個時候發作。比如肺結核多為肺陰虛,患者常在傍晚時感覺口干發燒,手心腳心發燙。此時,我們為患者補給一些麥冬、百合、 銀耳等養陰清肺的藥物,就要比其他時候給藥效果倍增。
吃藥時喝水能促進藥效
吃祛痰藥多喝水稀釋痰液。感冒后出現支氣管炎會咳嗽咳痰,這時需要吃點必嗽平或沐舒坦等。這類藥物能破壞痰液中黏性成分,將黏稠的痰液溶解成流動的痰液,服藥的同時多喝水有助于稀釋痰液,給祛痰藥幫忙,以利于咳痰。
吃退燒藥多喝水避免脫水。撲熱息痛、布洛芬等退燒藥主要是通過擴張外周血管、加速排汗來降低體溫,同時發熱本身也會加速體內水分蒸發。因此,吃退燒藥期間多喝水補充液體,能預防脫水的發生。
吃磺胺多喝水預防結石。磺胺類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性質較為穩定、價格低廉等優點,代表藥物復方新諾明片是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常客”。但這類藥有個較為突出的缺點,就是容易引發尿路結石。磺胺藥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尤其在酸性環境里容易析出結晶,在腎臟或輸尿管中形成結石,堵塞輸尿管。不過,對此不必過分擔心,只要服藥期間多喝水就能預防結石的發生。另外,還可以喝些蘇打水,堿化尿液也能避免出現結石。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我國中醫博大精深,當患有某些疾病時,可以選擇中藥來進行調理身體或治療疾病。但自行在家煎中藥時,一定要掌握好正確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其療效。詳細>>
喝中藥的最佳時間?一般來講,上午9時和下午3時左右,是機體吸收藥物的“最佳時間”,所以此時服用中藥最佳。詳細>>
生活中,身體再好的人也會生病,生病了,自然要吃藥。但是很多人都不是醫生,不懂得如何吃藥,很多人都是看說明書,或者根據生活經驗來吃藥的。……詳細>>
年老體弱者、大病初愈者不惜花費大把金錢購買昂貴的中藥補品,如冬蟲夏草、西洋參和人參以及蜂王漿等,這些補品確實能糾正虛損狀態,起到補虛效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