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旦感冒,怎么才能快點治好感冒呢?這就需要了解正確的治療方法。
專家指出:感冒治療的重點在于根據不同的癥狀、對癥用藥。
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人們過度勞累、著涼或某些特殊時期,免疫力會下降,如果此時遭受感冒病毒的侵襲,就會引發感冒,身體10-12小時后出現各不相同的癥狀。感冒癥狀不同,在這些癥狀背后“興風作浪”的炎癥介質也不同,需要有的放矢地應用不同的藥物;根據感冒癥狀,對癥用藥。
專家指出,如果癥狀以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為主,則屬于普通感冒,應選擇含有抗過敏成分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新康泰克藍色裝。患者如果伴有發熱、喉嚨痛,最好服用針對嚴重感冒的藥物,如新康泰克紅色裝,這些藥物一般含有退熱成分對乙酰氨基酚等。對癥用藥,細分化地區別治療普通感冒,既做到了完全對癥,又避免了身體在感冒早期接受不必要的藥物。
避免用藥誤區,快速恢復健康
面對藥店里琳瑯滿目的感冒藥,超過65%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沒有或不知道之間的區別。調查結果體現出公眾感冒用藥混亂的現狀,也體現出老百姓對感冒藥的理解與醫生的指導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專家提示,關于感冒用藥,老百姓應該盡量避免這樣的用藥錯誤:有的人剛吃過A牌感冒藥,聽別人說B牌效果好,又找來B牌感冒藥吃,從不研究感冒藥中的具體成分。這樣的馬虎服藥會造成藥物成分上的重復,使過量藥物進入體內,從而引起副作用。
另外,有些人在吃感冒藥的同時喝咖啡、飲酒,還有的人干脆用果汁、茶水送服,孰不知這些都對藥物的有效作用造成干擾或產生負面影響。這些錯誤的用藥方法都會影響到感冒的治療,老百姓應注意避免用藥的誤區,正確治療感冒,以快速恢復健康。
專家提醒,預防感冒這根弦還是不要松,要注意自我保護,另外可在家中備點感冒藥。
感冒的西醫治療:
1、對癥治療:
(1)普通感冒,就算不吃藥,7-10天可自愈。輕者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大量飲水即可。癥狀明顯者可適當對癥吃藥,減輕癥狀。
(2)對癥治療:早期用抗感冒藥、抗組胺囊藥、解熱鎮痛藥改善局部及全身癥狀。
2、下面的情況需要注意,最好到醫院就診:
(1)嚴重感冒:全身癥狀明顯,伴有嚴重的咽痛,頭痛,低熱等,或是由于癥狀明顯,導致無法進行日常工作生活時,需要到醫院檢查下,區分細菌或是病毒的感染。
抗病毒治療:可服用土霉素、麥迪霉素或肌注青霉素、慶大霉素等。
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
(2)如果治療一段時間(7天以內),病情仍不好轉,需要警惕是否已轉成慢性,立即停藥。
(3)本次感冒的癥狀與以往的不太相同。伴有其他癥狀。需與傳染性疾病初發癥狀或特異性感染相鑒別。
感冒的中醫治療:
外感風寒
【癥狀】鼻塞聲重,鼻癢噴嚏,流涕清稀,咳嗽痰多清稀,甚則發熱惡寒,無汗頭疼,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
【治則】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方藥】荊防敗毒散
荊芥、防風、柴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前胡、甘草。
加減:風寒郁閉較甚,加麻黃、桂枝;咳痰較甚者,加杏仁、浙貝母。
風寒夾濕
【癥狀】惡寒少汗,頭重如裹,肢體關節酸楚疼痛,咳嗽聲重,鼻塞流涕,舌苔白膩,脈濡。
【治則】疏風祛濕,散寒解表。
【方藥】羌活勝濕湯
羌活、獨活、藁本、防風、甘草、川芎、蔓荊子。
加減:無汗可加豆卷、蒼術;痰多加半夏、陳皮。
外感風熱
【癥狀】發熱惡風,或微惡寒,頭痛,鼻塞流濁涕,咳嗽痰黃,口干渴,咽喉紅腫疼痛,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則】辛涼解表,宣肺散清熱。
【方藥】銀翹散
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鮮蘆根。
加減:鼻塞頭痛明顯,加蒼耳子、辛夷、白芷;咽痛較重,加元參、馬勃、板蘭根;口渴甚,加天花粉;熱甚,加黃芩。
風熱夾燥
【癥狀】發熱微惡風寒,鼻咽干燥,咳嗽無痰或少痰,頭身疼痛,口干而渴,舌紅少津,脈浮數。
【治則】疏風清熱,潤燥止咳
【方藥】銀翹散合桑杏湯
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穗、牛蒡子、薄荷、淡豆豉、甘草、桔梗、蘆根、桑葉、杏仁、沙參、象貝、梔子皮、梨皮。
外寒內熱
【癥狀】惡寒無汗,肢體酸痛,心煩,咳嗽氣急,聲音嘶啞,咽喉腫痛,舌尖紅苔微黃,脈數。
【治則】宣肺散寒,清熱止咳
【方藥】麻杏石甘湯
麻黃、杏仁、生石膏、甘草。
加減:內熱較重,加黃芩、梔子、蘆根;咳嗽重,加前胡、桑白皮;肢體酸痛明顯,加羌活、獨活。
外感暑濕
【癥狀】身熱微惡風寒,少汗,肢體酸重疼痛,頭昏重而脹痛,咳嗽痰粘,鼻塞流涕,胸脘痞悶,惡心嘔吐,口中粘膩,口不渴或渴飲不多,或心煩,或大便不爽,小便赤,舌苔黃膩,脈濡數。
【治則】清暑祛濕,宣肺解表
【方藥】五味香薷飲加味
香薷、扁豆、厚樸、茯苓、甘草、青蒿、山梔、鮮荷葉。
加減:若表濕偏重,肢酸頭昏重者,可加豆卷、藿香、佩蘭;里濕偏重,脘痞嘔甚者,加蒼術、白蔻仁、清半夏、陳皮;里熱盛而小便短赤者,加六一散。
氣虛感冒
【癥狀】發熱惡寒,頭身疼痛,咳嗽鼻塞,自汗出,倦怠無力,短氣懶言,舌淡苔白,脈浮而無力。
【治則】益氣解表,調和營衛。
【方藥】參蘇飲
黨參、甘草、茯苓、蘇葉、葛根、半夏、陳皮、前胡、桔梗、木香、枳殼、生姜、大棗。若平素氣虛自汗,反復感冒者,可用玉屏風散進行預防。
陽虛感冒
【癥狀】惡寒重而發熱輕,頭疼身痛,自汗出,咳吐白痰,鼻塞流清涕,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語聲低微,舌淡胖苔白,脈沉無力。
【治則】助陽解表,宣肺止咳
【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
加減:咳嗽痰多,加杏仁、半夏。
血虛感冒
【癥狀】發熱微惡寒惡風,無汗頭痛,面色無華,唇甲色淡,心悸頭暈,舌淡苔白,脈細。
【治則】養血解表,疏風散寒
【方藥】七味飲
蔥白、豆豉、葛根、生姜、生地、麥冬。
加減:口渴咽干,加天花粉、蘆根;熱重,加銀花、連翹、黃芩。
陰虛感冒
【癥狀】身熱微風寒,頭痛無汗,頭暈心煩,口渴咽干,手足心熱,咳嗽少痰,舌紅脈細數。
【治則】滋陰解表、疏風宣肺
【方藥】加減葳蕤湯
玉竹、蔥白、豆豉、桔梗、薄荷、白薇、甘草、大棗。
加減:心煩口渴甚者,可加黃連、竹葉、天花粉;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蔞皮;咳嗽胸痛,痰中帶血,加鮮茅根、生蒲黃、藕節;大便干燥,加生地、玄參。
基本療法
治法祛風解表。以手太陰、手陽明經及督脈穴為主。操作主穴用毫針瀉法。
【癥狀】風寒感冒;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通常秋冬發生比較多。
【療法】大椎行灸法。
敷貼療法:取大蒜2枚搗汁拌面粉做成圓錐狀,塞人鼻孔(兩側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鐘,每日4。5次。具有祛風散寒、宣肺通竅的功效
【癥狀】風熱感冒;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
【療法】大椎行刺絡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少商、委中用點刺出血法,余穴用瀉法。
以下人群需要特別注意,一旦感冒最好就醫:
(1)伴有慢性疾病正在服用藥物患者,如:心臟病、高血壓、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
(2)體弱的老人、3歲以下小兒嬰幼兒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盲目給孩子用藥,以免產生意外。如病程3天不愈或是癥狀比較嚴重,停藥就診。
(3)懷孕或是準備懷孕的婦女,特別是孕期前4周。
(責任編輯:林銀珍 )
文章關鍵詞:
一旦感冒,怎么才能快點治好感冒呢?什么感冒藥好?關于這個問題,有專家指出:感冒治療的重點在于根據不同的癥狀、對癥用藥。專家指出,如果癥狀……詳細>>
患有感冒,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吃藥,但有些人不清楚吃藥的最佳時間。那么,感冒藥飯前還是飯后吃呢?哪個時間更有利于藥物吸收,為什么?詳細>>
感冒藥泛指用于治療感冒的各種藥,包括中成藥,湯劑,西藥,沖劑等等。一旦感冒,怎么才能快點治好感冒呢?這就需要了解正確的治療方法。但是感冒……詳細>>
抗病毒感冒藥是一種針對某一種或某一類病毒的藥物,如果沒有針對具體病毒而濫用抗病毒感冒藥,不僅用藥后不會起到效果,相反還可能產生藥品不良反……詳細>>
中醫認為感冒是由外因之邪侵襲人體而產生的一種疾病,“風為百病之長”,所以中醫學認為感冒大多是因為風邪侵襲而引發的。根據人體所受外邪特點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