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拔火罐有疏經絡、祛濕氣的作用,因此,風濕痹痛、腰背痛、頭痛、痛經、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腹脘疼痛以及各種神經麻痹癥狀都在其治療范圍內。拔火罐對于陳舊性損傷、慢性肢體疼痛的治療最拿手。
拔罐在皮膚上呆一段時間后,會吸出很多東西,有的是液體狀的,有的是固體膠狀物質,中醫認為這是人體內痰濕污濁之物被吸出,液體狀的東西,表明人體內痰濕不是很嚴重,如果吸出的呈膠狀,說明痰濕情況嚴重,需要進一步進行治療。
拔罐后皮膚顏色鑒別
1、皮膚呈白色:體內溫氣重
表現:在皮膚顏色的改變上,如出現白色的小水珠,則表明為體內濕氣重。有的人體內濕氣嚴重,水濕多而毛孔一時無法全部排出體外,拔罐后會表現為皮膚起小水泡。
方法:體內濕氣重,單靠拔罐可能無法全祛除濕氣。最好的方法便是讓陽光照射。人體內的陽光便是陽氣,補充陽氣才能讓濕氣消散。女性可以用艾灸灸關元穴、子宮穴,利用一個灸盒便能將兩個穴位同時艾灸。
2、出現黃色物質:體內有病邪
表現:出現黃色的物質,可能說明體內存在其他病邪;黃色的物質又散發著一股惡臭味,通常是皮膚病,如痤瘡。
方法:利用蓮花針拔罐逐淤法,在皮膚表面用蓮花針敲刺后再拔罐,此時會將體內的淤血一同排出體外。
3、皮膚呈黑紅色:感冒引起
表現:拔罐后皮膚呈黑紅色,無分泌物,顏色偏紅多為“痧”,通常為感冒。
方法:拔罐可排出毒素,另外,還可通過按摩穴位,來緩解感冒癥狀。
4、皮膚呈偏黑色:勞累勞損所致
表現:顏色偏黑色為淤血阻滯,通常的癥狀為勞累、勞損。
方法:勞損的部位除了拔罐,更好的方法是通過手法按摩配合中藥燙療,利用熱療活血通絡。
專家介紹說,有些人不宜拔罐,如白血病、血友病患者;皮膚過敏,全身枯瘦或皮膚失去彈力者;某些腫瘤患者;體質太虛弱者和兒童、孕婦等。一些特殊部位也不宜拔火罐,如肚臍正中(神闕穴)、血管淺顯處、胸壁、皮膚細嫩處、疤痕處、鼻、眼、乳頭、骨突處,皮膚松弛有較大的皺褶處,或局部皮膚破潰處。
很多人都覺得,拔火罐后,皮膚上留下的顏色越深,說明身體中風重、濕重、淤重。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準確。專家說,顏色深淺與拔罐停留的時間長短、負壓的力度深淺有關系。拔罐后皮膚之所以發紫,主要是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剛開始可能是發紅,出血時間長就會發紫。因此,從拔罐后留下的顏色來判斷是寒氣重還是濕氣多,是內熱還是虛熱,這沒有多大根據。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馬上洗澡,否則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但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
在家中拔罐時,需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在心前區、皮膚細嫩處、皮膚破損處、皮膚瘢痕處、乳頭、骨突出處拔罐,且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拔罐的舊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為了安全起見,推薦家庭常用真空拔罐,操作簡單、調控自如,而且安全性高,不會因操作不當引發燒傷事件。
(責任編輯:司萬利 )
文章關鍵詞:
拔罐后皮膚顏色鑒別?拔罐可以疏通經絡,調整氣血,緩解因氣血阻滯引起的頸間疼痛和感冒等。由于中醫講究體質的辨證論治,拔罐后觀察皮膚的顏色、……詳細>>
拔罐是中醫的傳統治療方法,通過物理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現象,調動人體的修復功能及壞死細胞的吸收功能,促進患者血液循環調理氣……詳細>>
有些人在拔罐后會出現水泡,這是為什么呢?事實上,導致拔罐出水泡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不必過于擔心的。除此之外,在拔罐后有些方面要特別注意,……詳細>>
拔罐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中醫理療項目,科學正規的拔罐可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效果,非常適合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進……詳細>>
拔罐屬于中醫常見的治療手段,有一部分年輕人會通過拔罐的方式來緩解內心的壓力,拔罐能夠促進活力,讓精神變得更加抖擻,但是拔罐后要注意相關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