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人體就像個城堡,城堡里出了些奸細(乙肝病毒),到處破壞城堡的設施,我們不僅要把奸細給清除了,還要把被破壞的設施給修補回來,這點是單純的抗病毒西藥尚不能具備的。再者,慢性肝炎患者雖然不一定會使患者感到不適,但它一旦向肝硬化轉變,就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如果能夠阻止這種轉化過程,就可以有效提高肝炎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在這方面,中醫藥有明顯的優勢。
“物美價廉”的中藥能治療乙肝嗎?答案是:“能”。
首先,大量的科學研究發現,很多單味中藥,如板藍根、茵陳、白花蛇舌草、虎杖、金錢草、柴胡、梔子、黃連、車錢子、板藍根、蒲公英等,在體外試驗中都已經證實了對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
其次,中藥提取物——苦參素,目前已經運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中。應該說,抑制乙肝病毒,中藥是大有應用前景的。
更重要的是,中藥治療乙肝的作用機理并不僅僅局限于對病毒的殺傷作用,而且可以通過調節機體的免疫系統,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這樣就能依靠機體本身的抗病毒能力達到治療的目的。
中醫治乙肝,主要是從濕、郁、虛三個方面著手。
1、濕
中醫認為,乙肝病毒屬于一種“濕熱疫毒”的邪氣。臨床研究也發現,濕熱阻滯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中醫臨床證型。溪黃草、茵陳蒿等眾所周知能治療乙肝的中草藥,就是針對濕熱的。中醫還認為,濕性黏膩,纏綿難去,因而容易造成病程延長,形成慢性病。所以說濕邪不去,肝炎是無法痊愈的。雖然如此,但不是每個肝炎病人都要用溪黃草、茵陳蒿祛濕的。
濕邪一般分為濕熱和濕濁兩種。
一、濕熱
這類患者比較多,表現為口干、口苦,喜歡喝冷水,吃了煎炸的東西容易上火,小便比較黃,舌苔黃、厚、膩。這類患者在治療方面一般選用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為主方,再酌情加減藥物治療。中成藥方面,可選用龍膽瀉肝丸、溪黃草沖劑、雙虎清肝顆粒、乙肝清熱解毒顆粒等。食療方面,平時可用溪黃草、茵陳蒿、板藍根、田基黃、雞骨草、布渣葉等清熱利濕的中藥煲湯,或煮水代茶喝。
二、濕濁
這類患者相對少。他們與濕熱患者的區別是,舌苔雖然厚膩但不黃;也有口干口苦,但卻不喜歡喝水。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們有明顯的身體困重感,每天都覺得很累,好像背著很重的東西。濕濁患者,胃口一般都比較差,嚴重者還有口中發黏的感覺,大便也是偏爛的。治療方面,一般會選用胃苓湯、藿樸夏苓湯等。中成藥方面,可選用利濕散、健脾祛濕沖劑等。作為飲食調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土茯苓煲龜,它有祛濕清濁的作用。當然,經濟條件不好的,平時可以用薏米、茯苓等來煲湯或煲糖水,效果也還是不錯的。
濕濁患者千萬不能用治療濕熱的藥物,否則會損傷脾胃,使濕濁更難祛除。
2、郁
郁就是肝氣郁結,也就是平時所講的不開心。如果說不開心會得肝炎大家肯定會說沒道理。沒錯,不開心是不會得肝炎的,但得了肝炎肯定會不開心。中醫認為:“肝主疏泄,為風木之臟,其性剛暴,喜條達而惡抑郁。”所以,肝炎病毒侵犯肝臟,首先會抑制肝氣的疏泄,這就是肝炎患者不開心的病理基礎。
臨床上常有一些患者,他們的各項檢查都在正常范圍內,但總覺得有些不舒服,比如覺得很累,沒有食欲,或者肝區有頂脹的感覺等等。這些表現雖然各有特點,但有一個共同點——對病情的擔心。另一個特點就是,不適的癥狀跟心情有關。如果很忙,或者有別的事情在做,患者一般沒有不適的感覺,靜下來的時候,不適的感覺就突然很明顯。這類患者的治療其實并不困難,困難的是對于這種狀態的認識和自我調控。柴胡疏肝散對肝氣郁結還是有比較好的作用的,如果愛發脾氣,就可以用丹梔逍遙散;胃口不好的,就用逍遙散。此類患者,飲食調理的作用不大,最關鍵的還是要解決如何客觀看待乙肝治療的問題。
3、虛
一般說來,虛證多見于久病、得不到很好治療的患者;也有一部分是先天不足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虛是比較特殊的,它的虛一個來源于“天災”,一個來源于“人禍”。
“天災”是土壤不好,那就給土壤“增肥” ——補益脾胃。脾胃虛弱的患者常表現為沒有胃口、精神疲倦。他跟濕濁患者的臨床表現有點相似,但脾虛患者的主要感覺是虛弱,沒有困重。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這類患者的舌苔一般都不厚膩。治療方面,四君子湯或香砂六君子湯是比較好的選擇。中成藥方面,香砂六君子丸、補中益氣丸也是不錯的。平時用黨參、黃芪、白術、大棗等藥物煲湯或煮粥,也可以達到飲食調理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是相當復雜,前面我們所講的都是針對疾病的早、中期進行的簡單分型處理。對于已經出現肝硬化或其他并發癥等復雜情況,還是應該到醫院仔細診治更為合適。
乙肝治療——濕熱患者注意
(1)不能過早使用滋補藥品。濕熱的祛除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有些慢性肝炎的患者,連續用了3個月的藥,舌苔才褪干凈。如果沒把濕熱祛除干凈就過早使用補品,不僅不能改善患者的身體素質,反而會使濕熱的情況加重。
(2)要定期到醫院復診。清熱祛濕的藥物相對比較苦寒,有損傷脾胃的可能,因此患者服用一段時間后,應該到醫院找醫生看舌查脈,了解濕熱是否已經祛除干凈。如果是,就不要再繼續服用那些藥物,以免損傷人體的正氣。
廣東省中醫院消化科主任 陳延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鄭永儀 )
對于乙肝患者及病毒攜帶者來說,擺脫乙肝的困擾,回到正常的生活,是他們最大的愿望。那么乙肝在中醫角度是如何分類型,又采取怎樣的治療方法呢?……詳細>>
你知道嗎?有一些我們常見的中藥也具有減肥的作用,如果合理服用就能起到瘦身的效果。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服用中藥減肥。下面一起來看看中藥……詳細>>
在家自行煎煮中藥時會有人擔心中藥不干凈,煎煮前想用水清洗一下,這樣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在煎煮中藥前可以用開水泡,但是不能用水清洗哦。下面……詳細>>
在服用中藥的時間里,有一些食物和中藥是相克的,不能同時吃,否則不僅會影響到藥效,甚至還會出現副作用。今天,為大家來總結一下服用中藥不得……詳細>>
冬季正是進補的好時機,不少人自行購買中藥來養生保健。部分人不惜花費昂貴的價格購買人參、冬蟲夏草和黃芪等中藥,常常泡藥茶來調理身體。但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