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年來,推拿在減重方面的研究層出不窮。中醫學認為:腹是“百病之根,須以動化靜”,通過腹部推拿可以“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去舊生新,充實五臟,驅外感之諸邪”。
而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WTO預測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將達到3.6億,T2DM占其中的95%。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占據了人群的17~33%。兩者常常合并存在。研究表明,80%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有21~45%患有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的發生加重了2型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進展,進而最終導致心、腦血管等大血管病變的發生。
有效體重管理對于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能重要的臨床意義。增加中等量有氧運動,減少“隱性脂肪”攝入,改變不良生活行為,逐漸減輕體重,配合血糖及血脂的控制對NAFLD患者是十分重要的。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內分泌科自擬一套針對T2DM并NFALD患者腹部自我按摩操。在臨床的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腹部按摩操具體操作:
(1)做收腹提肛運動2分鐘;
(2)推腹法:
一般選擇在晚間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勿在過分饑餓或飽餐的情況下進行)排空小便,洗凈雙手,取仰臥位,露出腹部,腹肌放松,雙膝屈曲,精力集中,雙手疊放在腹部,均勻著力,速度適中,帶動皮下組織一起運動,圍繞肚臍外、中下脘、雙天樞、氣海、關元等穴位做環形按摩以肚臍為中心,圍繞著中脘、左大橫、關元、右大橫順時針方向做環形摩腹10—15分鐘,再圍繞著中脘、右大橫、關元、左大橫逆時針方向做環形摩腹10—15分鐘使患者腹部微微變紅發熱,按摩的同時做腹式呼吸;
(3)點腹法:
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處,輕輕揉按使感覺局部酸脹感,每個穴位按摩3-5min,所點穴位為中脘、天樞、大橫、關元、氣海穴;
(4)做收腹提肛運動2分鐘即可。每天晚上睡前進行上述按摩30min。
選用合理的穴位,“中脘”為腑之幕穴有雙向調節胃蠕動功能,使患者有饑飽感能控制進食量;
“天樞”有活血祛瘀的功能,亦有雙向調節腸蠕動功能, 臨床既用于治療便秘又用于治療便溏、腹瀉,改善腸道的內環境,改變腸道吸收功能,改變“腸-肝”病理條件。中脘配合天樞有健脾理氣化痰, 調暢三焦氣道作用。
“大橫” 大橫為足太陰與陰維脈交會穴,有除濕散結,理氣健脾,通調腸胃的作用 ;
“關元”為小腸募穴,主益氣固本,助氣行水,配合“氣海”補益肝腎,引氣歸原之功,氣旺則脾健,脾能勝濕。
以臍為中心的上述諸穴相互配合共奏健脾祛濕之功。以點穴配合摸腹的手法,加強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在增加腹肌及平滑肌的血流量,疏通經絡的同時,還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緩解糖尿病患者胃脘脹滿、納差、大便不調等的臨床癥狀;且直接作用于腹部皮下脂肪,減少腹部脂肪,進而輔助治療脂肪肝。
此按摩法簡單易學、安全性高、不受外在條件制約、適用患者群體大。
穴位定位
中脘:臍上4寸(臍與劍突兩線的中點)
大橫:臍旁開4寸(肚臍兩旁,乳頭直下)
氣海:臍下1.5寸(臍與關元連線的中點)
天樞:臍旁開2寸(肚臍與大橫兩線的中點)
關元:臍下3寸。(以臍為起點的下腹部,則小拇所在的邊緣即為該穴。)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內分泌科
(本文來源:廣東省中醫院微信訂閱號,微信號gdhtcm)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吳任飛 )
文章關鍵詞:
中醫認為腹部上有7條陰經通過,容易讓寒氣入侵,腹部寒涼是引起經絡堵塞以及腹部肥胖的主要因素,堅持對腹部進行按摩不僅能達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詳細>>
現代人都比較重視養生保健,很多人會服用保健品或者各種補品進補。其實生活當中有一些并不需要花錢的天然養生保健方法,比如經常按摩腹部,可以起……詳細>>
胃脹不消化,我們經常會選擇按揉腹部。但是按揉腹部不僅僅是這一個功效,還有很多養生功效,特別對老年朋友來說,更為需要。詳細>>
從中醫角度講,此處是肝經、脾經、胃經、任脈循行分布的地方,是調節人體氣血的重要區域。但該區域平時鍛煉很難涉及,特別是久坐后,下肢以及陰莖……詳細>>
怎么按摩腹部最正確最有效呢?很多人在便秘或者減肥的時候,都會選擇按摩腹部的方法,雖然按摩看起來簡單,但是如果按摩不對穴位或者出現偏差,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