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推拿按摩是很好的保健養生的方法,民間也有小兒推拿治百病的說法,的確按摩可以治療很多的幼兒疾病,但是前提是推拿的手法一定要正確。如果按摩手法錯誤,那么不但起不到保健的功效,而且會威脅到身體的健康。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常用的小兒推拿手法。
小兒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
小兒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撫觸沒有固定動作,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當時的情緒狀態變換動作,要以適應寶寶高興的狀態為原則。
1.頭部按摩:輕輕按摩寶寶頭部,并用拇指在寶寶上唇畫一個笑容,再用同一方法按摩下唇。
2.胸部按摩:雙手放在寶寶兩側肋線,右手向上滑向寶寶右肩,再復原。左手以同樣方法進行。
3.腹部按摩: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寶寶腹部,在臍痂未脫落前不要按摩。
4.背部按摩:雙手平放在寶寶背部,從頸向下按摩,然后用指尖輕輕按摩脊柱兩邊的肌肉,再次從頸部向底部運動。
5.上肢按摩:將寶寶雙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從上臂到手腕輕輕扭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樣方法按摩另一只手。
6.下肢按摩:按摩寶寶的大腿、膝部、小腿,從大腿至踝部輕輕擠捏,然后按摩腳踝及足部。在確保腳踝不受傷害的前提下,用拇指從腳后跟按摩至腳趾。
推拿按摩手法方向不同,療效各異
推拿的手法有強有弱,“輕推、順推皆為補”,即緩和、輕微的連續刺激能活躍臟腑的生理功能,為補法;急速、較重且時間較短的刺激,會抑制臟器的生理功能,為瀉法。針對具體的患者,手法輕重應以患者的耐受度而論,產生較強烈的酸麻脹痛感時為瀉,感覺輕微時為補。手法的頻率也與補瀉有關,“緩摩為補,急摩為瀉”,即頻率低的為補法,頻率快的為瀉法。
手法方向不同,療效各異。《幼科推拿秘書》說:“左轉補兮,右轉泄。”雖然說的是小兒按摩,但在成人身上也適用。腹部按摩時,以患者自身的方向為度,順時針方向按摩,有明顯的通便瀉下的效果,為瀉法;逆時針方向按摩,可增強胃腸消化功能,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為補法。
此外,手法的補瀉與按摩部位的特殊性也有關系。清代《小兒推拿廣意》中說:“運太陽往耳轉為瀉,往眼轉為補。”就是說按摩太陽穴時,向眼方向揉為補法,有壯筋補虛的作用;向耳方向揉為瀉法,有疏風解表、清熱、明目、止頭痛的功效。背部的脊柱穴,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培元氣、通經絡、和臟腑,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為補法;推脊柱穴從上至下,有清熱的功效,為瀉法。又如七節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線),自下向上直推為推上七節,能溫陽止瀉,用于治療虛寒腹瀉;自上向下直推為推下七節,能瀉熱通便,用于治療腸熱便秘。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中醫小兒推拿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根據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在其體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用來防病治病或助長益智的一種外治療法。下面……詳細>>
小兒推拿需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在手及前臂上選取穴位進行推拿。推拿者首先要判斷疾病的部位與性質,然后選取適當的穴位,按一……詳細>>
小兒推拿的手法都有哪些?小兒推拿是緩解嬰幼兒不適癥狀和保健的一種方法,很多爸爸媽媽們一定都有聽說。不過,小兒推拿并不是一種簡單的中醫治病……詳細>>
推拿是中醫的一種很好的保健方式,讓你不用吃藥就能身體健康。這種方式尤其適合身體抵抗力差的小孩子,可使小孩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我們一起來……詳細>>
家長們有沒有這樣的困擾,家里的寶寶一旦身體不舒服就會哭鬧不止,讓人心里既心疼又無奈。那么,你一般都是采用什么看病方式呢?如果帶寶寶打針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