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清明時節要如何養傷呢?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這個時候需要怎樣保持身體健康狀況呢?我國中醫在清明養生根據五行養生的獨特方法,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幾點就可以了,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根據五行養生的方法
木形人:宜健脾養肝。
清明時節腎氣弱,木氣旺,陽熾陰伏,木形人容易出現頭痛、眩暈等癥狀,故木形人清明養生應注意健脾養肝、補精益腎。
早睡早起,尤其要睡好子午覺。可以多參與郊游、踏青等室外活動以舒暢心情,保持情緒開朗,也可以多進行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以調暢氣血。
在飲食方面應以調理脾胃為主,適當佐以補精益肝腎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蜂蜜、蝦、魚、肉、蛋等。
火形人:宜滋水涵木。
火形人在清明時節容易出現陽氣燥動的情況,易發生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
宜戒怒戒躁,保持樂觀、平靜的心境。同時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避免過于激烈的運動,可進行動作柔和、動靜結合的運動,如太極拳等。
飲食上宜多吃疏肝健脾、調養肝腎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可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如枸杞、核桃、芝麻、魚、肉、蛋等。
土形人:宜抑木扶土、調理肝腎。
土形人在清明時節易出現腹痛、腹瀉等木旺克脾的癥狀,此時養生宜注重抑肝扶脾、調理肝腎。
早睡早起,順養肝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可多參加郊游、踏春等活動,使心曠神怡。在運動方面不宜過度汗出,以防腠理開泄、邪氣留滯。
在飲食方面可多吃疏肝健脾的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如奶、蛋、豆類以及各種新鮮蔬菜,如薺菜、蒜薹、芝麻、棗、玉米、花生等。
金形人:宜潤肺養肝。
金形人在清明時節易患感冒、風疹、過敏等疾病,此時除了疏肝健脾、培土生金之外,還要適當進行潤肺、調養肝腎。
宜早睡早起,以利肺氣的舒展,保養陰液。保持樂觀開朗情緒,戒暴戒怒,以防肝氣太過傷及肺氣。多參與室外運動,如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極拳等,也可郊游、踏青以舒展氣機。
在飲食方面,應以疏肝健脾為主,佐以潤肺養肝之品,可多吃山藥、土豆、銀耳、蜂蜜等。
水形人:宜健脾益腎。
應早睡早起,保證睡眠,調整陰陽,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順養肝氣。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健脾益肝腎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山藥、枸杞子、桑葚、芝麻、魚、肉、蛋等。
除此之外,在清明時節還需要注意什么呢?
清明養生的注意事項
注意保暖:俗話說“清明亂穿衣”,說的是清明節前后,因為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早晚出門時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熱時,可脫掉,這樣就會有效預防感冒,所謂“春捂”也是這個意思,當然,“春捂”的過程也應因人而異,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決定衣服增減多少。
謹防高血壓:高血壓是指體循環內,動脈壓持續增高而言,并可傷及血管、腦、心、腎等器官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綜合征。中醫認為病因多見年老體虛、情志失調、勞倦久病、飲食偏嗜等。其病理主要為陰陽失調,本虛標實。患有高血壓的人應采用綜合調養助肝木之疏泄、腎水之涵,以調和陰陽,扶助正氣。
適量運動:中醫認為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可多到空氣清新之處,比如公園,廣場,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盡量多活動,使陽氣增長有路。
清明養肝:傳統的養生理論認為“春與肝相應”,意思是說春季的氣候特點與人體肝臟有密切關系。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大,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此時養生重在養肝。保健方法應以養肝為主。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杞菊地黃丸等滋腎養肝的中藥。
飲食清補為主:清明,除了要利水滲濕外,還要適當補益,因而養血舒筋最為重要,特推薦桑葚薏米燉白鴿(桑葚20克,薏米30克,白鴿1只,姜、鹽、香油少許,文火燉2小時)作為食補佳品。飲食要清淡,應定時定量,限鹽,補鉀,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益肺。
清明養生,不如就根據五行來試試吧。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4月5日清明節,是祭祖踏春的時節。在春雨綿綿的清明節氣,該如何養生呢?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表示,清明是中醫養生的重要時機。下面……詳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耳熟能詳的故事應該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吧,清明將至,在考慮假期去哪里玩之外,也要思考一下清明時節要如何養……詳細>>
清明中醫養生是怎樣的呢?養生的方法有很多,中醫在衣食住行上有什么方案呢?在這里,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介紹清明中醫養生的衣食住行,快來一起了……詳細>>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如期而至,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祭祖掃墓的日子,同時清明節又稱踏春節,此時春風和諧,適合外出踏青。除此之外,清明還是一個重要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