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可反復發作并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征,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
4種拔罐法治療風濕病
中醫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方法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搜風通絡、化痰祛淤。而拔罐具有活血通絡、溫通經脈的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具有良好的療效。
1.火罐法:腰下部位及上肢部關節炎取大椎、身柱、風門、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關節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腸俞。先取大小適宜之火罐于主穴處拔4-6罐,然后依據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選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時間為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兩周為1療程,療程間休息5-6天。
2.藥罐法:取疼痛所處的經絡穴位、阿是穴。用直徑4-10厘米的竹管,經藥汁(透骨草、防風、川烏、草烏、荊芥、獨活、羌活、寄生、艾葉、紅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鐘后取汁)煮沸3分鐘后,在所選擇的治療部位拔罐。病情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3.針罐法: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貞、肩髎、肩髃;在軀干者配命門、腎俞(雙);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針刺。配穴針刺得氣后用閃火法,將針扣留在火罐內,留針、罐15-20分鐘。每周3次,10次為1療程。
4.刺絡拔罐法:取病變關節附近穴位,常規消毒后,用皮膚針叩刺,然后進行拔罐,使拔后皮肉發生紅暈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鐘。2-4天施術1次,5次為1療程。適用于急性風濕性關節炎。
民間的偏方,來對風濕病進行治療
1.常飲蜂王漿。每天服用5~10m l蜂王漿,連服2~3個月,可使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得到改善。
2.常飲鮮牛奶。每天服用鮮牛奶500ml有助于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因為類風濕病在整個病程中,均缺鈣,牛奶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富含鈣離子。
3.生姜加蔥敷。取鮮生姜、鮮蔥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搗爛如泥,乘熱敷于患處,每48小時更換1次。
4.生姜外敷。鮮生姜切片炒熱敷于膝上,兩個晚上后再將陳小麥打碎,炒熱包之。
5.苡仁粥。取苡米仁末,用粳米煮粥常食。對急性期風濕熱型或濕熱型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責任編輯:詹遠 )
文章關鍵詞:
近期由于大部分地區的冬季降雨,天氣變得又濕又冷,很多有風濕病的患者簡直苦不堪言,那么針對性治療風濕病,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呢?對風濕病的……詳細>>
風濕病能治好嗎?風濕病一直困擾著很多人,這種疾病不分年齡不分性別,一旦患上風濕病可能就會個您及家庭帶來沉重的影響,這樣患者痛苦不堪,所以……詳細>>
風濕性疾病是一類侵犯多種組織多系統和內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程度不同的免疫性炎癥反應,可致成各種組織和器官損傷,嚴重影響其正常功能。甚……詳細>>
風濕病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特別是在寒冷的天氣中發病率更是遠遠高于其他時候。下面我們看看中醫是如何治療風濕病?詳細>>
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主辦,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代表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牽頭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