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常會讓身體負荷太多,健康狀況最直接就會在臉上顯現出來。中醫從臉色上讀出你的健康狀況,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醫認為健康的面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臉色具有紅黃之色,隱藏于皮膚之內,光澤明亮潤澤。這是人體精神健旺、氣血充足、臟腑功能正常的表現。但也會因年齡、體質、遺傳、職業、日曬程度等因素又有所差別。如果臉色與平時有較大的改變,排除了正常的外來影響的因素外,就要考慮疾病或亞健康的可能性。
臉色發黃
臉色偏黃或者萎黃者多為脾胃虛弱。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皮膚柔潤;脾胃虛弱,不能很好消化食物,氣血生化不足,則面色蒼白或者萎黃無華,這種體質屬痰濕質。
建議:少食肥甘厚膩、生冷滋潤之品。可多食赤小豆、扁豆、蠶豆、花生等食物,也可用山藥糯米粥的藥膳來調養。
臉色發青
臉色青多因氣機不調,血行不暢,血液淤滯于面部。中醫認為肝臟能調節血流量和調暢全身氣機,使氣血平和。肝氣郁滯則氣血失和,面色青。這種體質多為氣郁質、淤血質。
建議:可多食具有理氣解郁、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麥、蘑菇、苦瓜等。少食收斂酸澀之物,如烏梅、泡菜、檸檬等,以免阻滯氣機。不可多食冷凍食品。
臉色發黑
臉色暗黑多為腎虛。腎精充盈,腎氣旺盛時,五臟功能正常運行,氣血旺盛,容貌不衰。腎氣虛衰時,人的容顏黑暗、鬢發斑白、齒搖發落、未老先衰。體質多為陰虛質或特稟質。
建議:注意固護自己的精氣,可以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綠豆、烏賊、水果等。忌吃辛辣刺激性、煎炸爆炒的食品等。
臉色發白
臉色發白多是氣虛、陽虛為多。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則肌膚干燥,面容憔悴而臉色及手掌蒼白。陽氣虛弱,不能溫潤體膚,也會導致臉色發白。體質多為氣虛質或者陽虛質。
建議:氣虛質者可多食健脾益氣、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或選用補氣藥膳調養身體,如小米、粳米、豆腐等。陽虛質者則應少食生冷肥膩之品,盛夏也不例外;適當多吃一些溫陽壯陽的食品,如羊肉、韭菜、茴香等。
臉色發紅
臉色發紅的人為陽熱盛,紅色在中醫五行中屬于火,所以身體內火氣盛就會表現為面色潮紅。這類人的體質多為濕熱質。
建議:宜食用清熱化濕的食品,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等。禁忌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大蔥、大蒜等;宜少食狗肉、牛肉、酒等溫熱食品。
不健康的臉色有以上五種,那么健康的臉色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
紅黃隱隱、明潤含蓄的臉色最健康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觀面色是望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把面色分為主色、客色和病色。所謂主色,就是人一生一成不變的膚色。中國人健康的膚色,應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明代表“明亮”;潤代表“潤澤”;含蓄就是“夾有血色”,這就是健康的黃色。而不健康的黃色,往往是淡黃、沒有光澤的,就好像是植物缺乏養分和枯萎的樣子。
除了主色外,臉色還有客色,說的是氣候、飲食、情緒變化、運動、工作環境等導致的臉色變化,如運動后臉會泛紅、寒冷的冬季臉會顯得蒼白、長期在戶外工作臉會變黑等。
臉色是一個人對外交流最明顯的名片,如何愛惜好這張名片,根據中醫提供的信息,來準確養護吧。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醫生在看病之前會觀察病人的臉色和眼睛以及舌頭耳朵等,其實通過臉色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健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當……詳細>>
中醫會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來診斷疾病,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人們的五官和身體上的五臟六腑關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說通過五官氣色能夠判斷出身體健康與……詳細>>
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健康,那么臉色是相當好看的,會紅潤有光澤。但是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看起來年紀輕輕,臉色卻不好看,經常有臉色……詳細>>
每個女性最擔心的就是臉色發黃,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形象,同時也會降低其自信心,臉色發黃提示著身體的五臟六腑出現了問題,需要及時的進行解決,才……詳細>>
一般來說,一個人正常的臉色是紅潤有光澤的,而在生活中經常會見到一些人的臉部發黃,臉部發黃不僅會影響到外觀,還會給人一種病殃殃的感覺,特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