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蚊蟲叮咬是夏季最大的煩心事之一。被叮咬之后,不僅奇癢難忍,還可能感染腦炎、西尼羅河病毒和萊姆病等多種疾病。驅蚊劑是對付蚊蟲的不二法寶,但是若使用不當反而不利健康。那么,驅蚊劑如何使用呢?看看小編介紹。
蚊子叮一口,傳染三種疾病
在南方,每年夏季蚊子就開始出現,至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高峰。當秋天氣候變冷溫度降到10℃以下時,蚊子才會停止繁殖,大量死亡。所以,一進入夏季,尤其是雷雨之后,蚊子開始大量滋生。
有的人被蚊蟲叮咬后,皮膚上起了一個個風團,奇癢無比。這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會釋放出一種稱為組織胺的物質,對抗蚊子所帶來的外來物質,造成皮膚發癢和紅腫。這種刺激性感覺,是被叮咬者對蚊子唾液的一種過敏反應。
除了皮膚過敏外,蚊子叮咬還會致命。有些權威人士認為,這些蚊子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據估計,每年約有7億人被蚊子傳染各種疾病,且每17人中,就有1人死于被蚊子傳染的各種疾病。尤其是在熱帶地區,多種傳染病常借由蚊子傳染給人類。
專家提醒,常見的蚊蟲一般有下面三種,它們也能傳染三種重要疾病
1、庫蚊經常在晚上叮咬吸血,能傳播乙型腦炎(發燒、劇烈頭疼、惡心、嘔吐)等疾病。
2、伊蚊經常在白天叮咬吸血,俗稱花蚊子,能傳播登革熱(發燒、頭痛、骨骼肌肉疼痛、皮疹)等疾病。
3、按蚊經常在傍晚和夜間叮咬吸血,能傳播瘧疾(間歇性發冷、發熱、出汗)等疾病。
使用驅蚊劑易犯5個錯
不仔細閱讀標簽。梅奧診所臨床寄生蟲學實驗室主任鮑比·普里特博士表示,使用驅蚊劑之前應該閱讀說明書,看清其成分、有效期、用法及注意事項等。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除了使用以避蚊胺為基質的驅避劑之外,還可使用含活性成分派卡瑞丁的驅蚊劑;氯菊酯成分的驅蚊劑可直接用在衣服上但不能接觸皮膚;有些驅蚊劑在出汗或洗澡之后還應再噴一次。
先涂花露水再涂防曬霜。美國疾控中心建議,防曬霜和驅蚊劑最好分開使用,并且應該先抹防曬霜,再用驅蚊花露水等驅蚊劑,否則會影響驅蚊效果。美國蚊蟲控制協會昆蟲學家約瑟夫·康倫博士表示,使用驅蚊劑最常見錯誤是“不徹底”,除了眼睛等敏感部位應該避開驅蚊劑,其他裸露部位都應認真涂好,任何遺漏都會給蚊子提供下手機會。
害怕避蚊胺。在使用避蚊胺和防止蚊蟲叮咬方面應該兩害取其輕。雖然避蚊胺可能會導致嘴唇灼痛、惡心、頭痛和皮疹等副作用,但是蚊蟲傳播萊姆病、西尼羅河病毒等多種疾病的危險更大。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登梅奧診所專家布倫特·鮑爾博士完成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使用含避蚊胺的驅蚊劑是預防多種危險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康倫博士表示,避蚊胺可有效防止蒼蠅、跳蚤、虱子和蚊子。如果對避蚊胺產品有疑慮,不妨選擇含驅蚊酯成分的產品。
噴在尼龍衣物上。鮑爾博士表示,避蚊胺對尼龍和聚酯材料的衣物、睡袋或帳篷等戶外裝備最具破壞性,因此不能噴在這些物品上。
使用時間不當。普里特博士表示,了解蚊蟲活動習性有助于更有效地使用驅蚊劑。黎明、黃昏及夜晚蚊蟲最活躍,雜草叢生、充滿落葉或森林也是蚊蟲活躍場所,此時最該用驅蚊劑。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蚊子,屬于昆蟲綱雙翅目蚊科,全球約有3000種。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夏季,不少女性還是喜歡著短褲外出,這樣很容易招來蚊蟲叮咬……詳細>>
蚊子叮咬是什么?蚊子叮咬在夏天是尋常事,叮咬后要注意避免過分撓抓,否則特別容易發生感染。人被蚊子叮過的皮膚會變成紅腫斑塊,感到又痛又癢,……詳細>>
蚊子叮咬在夏天是尋常事,叮咬后要注意避免過分撓抓,否則特別容易發生感染。人被蚊子叮過的皮膚會變成紅腫斑塊,感到又痛又癢,那是蚊蟲叮咬后釋……詳細>>
蚊子叮咬是什么?蚊子叮咬在夏天是尋常事,叮咬后要注意避免過分撓抓,否則特別容易發生感染。人被蚊子叮過的皮膚會變成紅腫斑塊,感到又痛又癢,……詳細>>
蚊子叮咬是什么?蚊子叮咬在夏天是尋常事,叮咬后要注意避免過分撓抓,否則特別容易發生感染。人被蚊子叮過的皮膚會變成紅腫斑塊,感到又痛又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