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尿崩癥的診斷一般不難,凡有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者,均應考慮尿崩癥的可能性,但確診須賴進一步作下列診斷性實驗。
1、禁水實驗 正常人禁止飲水一定時間后,體內水分減少,血漿滲透壓升高,AVP大量分泌,因而尿量減少,尿液濃縮,尿比重及滲透壓升高。尿崩癥病人由于AVP缺乏,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及滲透壓仍低。
方法:本試驗應在嚴密觀察下進行。禁水前測體重、血壓、尿量與尿比重或滲透壓。禁水時間為8—12h,禁水期間每2h排尿一次,測尿量、尿比重或滲透壓,每小時測體重與血壓,如病人排尿較多、體重下降3%—5%或血壓明顯下降,應立即停止試驗,讓病人飲水。 結果:正常人禁水后尿量明顯減少,尿比重超過1.020,尿滲透壓超過800mOsm/kg.H O,不出現明顯失水。尿崩癥病人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一般不超過1.010,尿滲透壓不超過血漿滲透壓。部分患者體內尚有一定量AVP分泌,但不足以維持正常調節,禁水后尿比重可超過1.015,但小于1.020,滲透壓可超過血漿滲透壓,但與正常讓相比仍顯不足,屬部分性尿崩癥。本法簡易可行,對診斷尿崩癥有一定幫助,但禁水后尿最大濃縮除AVP外,還取決于腎髓高滲狀態,因此,僅根據禁水后能達到的最大尿比重或滲透壓來診斷尿崩癥,有時不可靠。
2、禁水—加壓素試驗 禁水一定時間,當尿濃縮至最大滲透壓而不能再上升時,注射加壓素。正常人禁水后體內已有大量AVP釋放,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滲透壓不再升高,而尿崩癥病人體內AVP缺乏,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滲透壓進一步升高。
方法:禁水時間視病人多尿程度而定,重者數小時即可,輕者需十幾小時或更長,當尿滲透壓達到高峰平頂、即繼續禁水尿滲透壓不再增加時,抽血作血漿滲透壓,然皮下注射加壓素5U,注射后1h測尿滲透壓。對比注射前后的尿滲透壓。
結果:禁水后注射加壓素,正常人尿滲透壓一般不升高,僅少數人稍升高,但不超過5%。尿崩癥病人禁水后注射加壓素尿滲透壓進一步升高,較注射前至少增加9%以上。AVP缺乏程度越重,增加的百分比越多。本法簡單、可靠,但也須在嚴密觀察下進行,以免在禁水過程中出現嚴重脫水。
3、高滲鹽水試驗 正常人靜脈滴注高滲鹽水后,血漿滲透壓升高,AVP大量釋放,尿量明顯減少,尿比重增加。尿崩癥病人敵滴注高滲鹽水后尿量不減少,尿比重不增加,但注射加壓素后,尿量明顯減少,尿比重明顯升高,本試驗對高血壓與心臟病患者有一定危險,現已少用。
4、血漿AVP測定(放射免疫法)正常人血漿AVP(隨意飲水)為2.3—7.4pmol/L,禁水后可明顯升高。但本病患者則不能達正常水平,禁水后也不增加或增加不多。 尿崩癥診斷確定后,尚須進一步明確其原因。應進行蝶鞍攝片、視野檢查等!必要時可作CT或磁共振等檢查以除外垂體或其附近的腫瘤。 尿崩癥應和下列以多尿為主要表現的疾病鑒別。
(責任編輯:吳玉琪 )
文章關鍵詞:
尿崩癥可能繼發于其他嚴重疾病,對尿崩癥病人應積極尋找病因。CT及磁共振檢查在病因診斷上極有價值,對于可能引起尿崩癥的藥物及電解質紊亂應加……詳細>>
尿崩癥常伴煩渴多飲,或發熱,脫水,甚或抽搐。尿崩癥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壓素,簡稱AVP)缺乏、腎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詳細>>
煩渴多飲一般是尿崩癥引起的。的診斷一般不難,凡有多尿、煩渴、多飲、低比重尿者,均應考慮尿崩癥的可能性,但確診須賴進一步作下列診斷性實驗。……詳細>>
煩渴多飲是糖尿病,尿崩癥的臨床表現癥狀,也可見于其他的內分泌代謝疾病,由于疾病而導致持續長時間的過度口渴,需要補充水分。面對這樣的癥狀,……詳細>>
煩渴多飲是糖尿病,尿崩癥的臨床表現癥狀,也可見于其他的內分泌代謝疾病,由于疾病而導致持續長時間的過度口渴,需要補充水分。有以下兩個特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