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表現反復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并伴有氣道高反應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但眾多的研究證明,不是所有哮順病人都有明確的免疫學變化,反之,也不是所有變態反應性疾病患者均發生哮喘。哮喘可在任何年齡發病,但多數始發于4~5歲以前。積極防治小兒支氣管哮喘對防治成人支氣管哮喘意義重大。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預防
1、患病率 各國所報道的患病率不完全一致,但各國調查結果均證實兒童哮喘患病率有上升趨勢。關于我國兒童哮喘患病率的報告不多,根據1988~1991年對全國20省市近100萬兒童的調查,城鄉兒童哮喘總患病率為0.9%~1.1%。但各地患病率有所不同,如1978年上海華山醫院調查14萬人口,城市小兒患病率為1.9%,農村為1.3%;1984年長沙調查25萬人口中小兒患病率為1.3%,較成人為高;西安兒童醫院調查2.7萬人口,哮喘患病率為1.3%,嬰幼兒高達5.2%;廣東省調查45萬人口,小兒患病率為0.9%;河南省調查40萬人口,小兒患病率為0.9%;重慶調查14.4萬人口,則為1.6%。此外。據1979~1988年10年間的統計,因喘息癥狀住院的患兒約12萬,占同期兒科住院人數的4.8%,病死率為0.03%。
2、年齡 一般認為在5歲前發病者約占70~80%。上海的資料表明,4歲以下發病者占75%,其中最早始于生后3個月;據西安的調查,50%兒童哮喘在3歲前發病;據國內外報道,10歲以上至青春期男女患病率相等。
支氣管哮喘反復發作對患兒生長發育和生活、學習影響較大,應盡早進行預防。
避免接觸過敏原和找出誘發因素 治療要詳細了解每次發病的誘發因素及發病細節,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消除病灶(如及時治療鼻竇炎、鼻息肉、扁桃體炎、齲齒等),避免過勞、淋雨、奔跑及精神情緒方面的刺激。應盡量避免接觸和及時處理已知過敏原,如接觸花粉,應用阿斯匹林等藥物,有條件可以改善環境或易地生活。
免疫療法 分非特異性免疫療法和特異性脫敏療法。近年來有用胸腺肽、滅活卡介苗、氣管炎菌苗、核酪、麻疹疫苗、胎盤脂多糖等方法。這些治療的目的是刺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淋巴細胞增殖,產生非特異性IgG,從而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
另一類即脫敏療法,適用于外源性哮喘。系針對引起機體過敏反應的某些變應原,采用自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濃度,使體內反應素IgE下降,達到病因治療和病因預防的雙重作用。脫敏療法一般應堅持2~3年,對單一過敏原過敏者療效較好,兒童效果比成人好。但由于過敏原種類繁多,平日有些變應原如塵土、螨、花粉及霉菌等幾乎無處不在,防不勝防,故對其治療地位仍有爭論。 卡慢舒溶液是最近制成的免疫促進劑和調節劑,其主要成分為羧甲基淀粉鈉,動物實驗及臨床應用顯示對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及哮喘患兒有改善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從而增加機體抵抗力的作用。用法:22.5%卡慢舒溶液1~4歲7ml/次,~7歲10ml,~14歲15ml,每日3次,3~6月為一療程。
防止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RSV感染和小兒哮喘發作有密切關系,故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目前國內外有效抗病毒藥物較少,常采用:①干擾素,有廣譜抗病毒作用,有用干擾素氣霧劑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發作的報道,但來源困難,價格昂貴,且療程越長,副作用日見增多;②病毒唑氣霧劑,對防治感染性哮喘取得一定療效,可自鼻中滴入,或氣霧吸入,每日2~3次。
穩定細胞膜 通過穩定肥大細胞細胞膜,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從而阻止化學介質釋放,可達到預防哮喘發作的目的。①色甘酸鈉是首選預防藥。此藥在腸道不吸收,需半粉劑20mg,置于噴霧吸入器吸用,每日3~4次。一般在2~4周后可發生作用,療程4~6月。但此藥無舒張支氣管作用,對急性發作無效。有個別病兒吸入此藥反可誘發支氣管哮喘。②酮替芬(ketotifen),可口服,亦有穩定肥大細胞細胞膜作用及抗組織胺作用,適用于所有類型哮喘。劑量為0.08~0.12mg/kg/d,至少服6~12月,但此藥舒張支氣管作用亦不強,目前已作為預防哮喘發作而廣泛應用,副作用有嗜睡、頭暈、困乏等,兒童比成人少見。
鍛煉身體 體格鍛煉對長期患哮喘的兒童極為重要,可與藥物治療同時進行。體格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改善呼吸功能,增強肌肉張力,提高機體對溫度和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參加體育鍛煉還可促進食欲,保持精神愉快,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此外,還應建立規律的生活制度,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進行冷水洗臉、洗腳等鍛煉,及夏季參加游泳活動等均為有益的鍛煉方式。只要在醫生指導及一定藥物的治療下,持之以恒,體育鍛煉是預防哮喘發作,調節機體機能狀態的重要措施。
中醫中藥治療 在發作間隙期中醫主張扶正培本,加強健脾益氣補腎之法。用傳統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法已被廣泛采用。
減少病兒的精神刺激和思想負擔 哮喘也是一心身性疾病,由于哮喘的發病與神經系統興奮性有關,因此醫務人員必須告訴家長對待哮喘患兒應避免以下兩種不正確傾向:①過分寵愛和遷就,結果使患兒逐漸形成不正常的性格,疾病可隨情緒變化而波動;②對病孩關心太少,甚至對其產生厭棄和冷淡的態度,以致增加病兒心理上的壓力,對病情不利。患兒也往往因病假缺勤,學習和體育鍛煉方面的壓力大,如不能正確處理,則會增加其精神負擔,故對哮喘患兒,應在一定的醫務人員監督下,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學會自我管理,每天記錄哮喘日記,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醫生還應對家長和患兒(年長兒)詳細解釋引起哮喘的發病因素和防治措施,鼓勵家長、患兒與醫生密切配合共同戰勝疾病。患兒只要堅持治療,多可減少發作直到基本痊愈。也有不少患兒由于自身體質改善及環境變更,至青春期獲得自然痊愈。
兒童哮喘的轉歸一般較好,死亡率約為2~4/10萬;哮喘的預后往往與起病年齡、病情輕重、病程長短以及是否有家族遺傳史有關。據國外材料統計,80%病兒到青春期可完全治愈,70%在10歲以后停止發作。但有些學者認為,雖然這些患兒臨床已無癥狀,但有的仍有氣道高反應性,故只有臨床癥狀消失的同時,呼吸功能檢查完全正常才能稱為痊愈。
有關青春期后癥狀好轉或停止發作的原因,可能與①青春期后神經內分泌功能基本成熟,特別是腎上腺皮質功能的正常使哮喘得以控制;②體內存在的過敏原和過敏狀況,隨年齡增長以及經脫敏療法,使機體免疫調節功能改善,體內IgE水平降低;③隨環境條件改善,避免和過敏原的接觸;④隨年齡增長及體格鍛煉增強了體質,同時也增強了機體抗感染及抗病能力,從而減少和控制哮喘發作。
(責任編輯:張琴琴 )
文章關鍵詞: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癥狀有哪些?1984年全國哮喘病學術會議建議按照國際統一分類方法,從誘發哮喘的原因上分為外源性、內源性和混合性哮喘三大類……詳細>>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預防方法有哪些?預防發作是支氣管哮喘現代治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了三級預防措施的新概念。詳細>>
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簡稱哮喘病,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認為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持續的炎癥性疾病,……詳細>>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檢查項目有哪些?小兒哮喘的診斷一般不需特殊實驗室檢查,但需進一步判別屬于外源性、內源性或混合性哮喘以及進一步了解其病因及……詳細>>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表現反復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并伴有氣道高反應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但眾多的研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