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化學燒傷常常伴有化學品中毒,中、小面積的化學燒傷能引起病人死亡,主要因中毒所致,如黃磷燒傷。由于各種化學毒劑不同,在體內的吸收、貯存、排泄也不一樣,但多數經肝解毒、由腎排出,因此臨床上多見肝腎損害。其中化學燒傷主要表現在酸燒傷、堿燒傷、磷燒傷合并中毒、瀝青燒傷等四個方面。
一、酸燒傷
常見的為硫酸,鹽酸,硝酸燒傷,此外尚有氫氟酸,石炭酸,草酸等,它們的特點是使組織脫水,蛋白沉淀,凝固,故燒傷后創面迅速成痂,界限清楚,因此限制了繼續向深部侵蝕。
1、硫酸,鹽酸,硝酸燒傷:硫酸,鹽酸,硝酸燒傷發生率較高,占酸燒傷的80.6%,硫酸燒傷創面呈黑色或棕黑色;鹽酸者為黃色;硝酸者為黃棕色,此外,顏色改變與創面深淺也有關系,潮紅色最淺,灰色,棕黃色或黑色較深,酸燒傷后,由于痂皮掩蓋,早期對深度的判斷較一般燒傷困難,不能因無水泡即判為濃度燒傷。
硫酸,鹽酸,硝酸在液態時可引起皮膚燒傷,氣態時吸入可致吸入性損傷,三種酸比較,在同樣濃度下,液態時硫酸作用最強,氣態時硝酸作用最強,氣態硝酸吸入后,數小時即可出現肺水腫,它們口服后均可造成上消化道燒傷,喉水腫及呼吸困難,甚至潰瘍穿孔。
2、草酸燒傷:皮膚,粘膜接觸草酸后易形成粉白色頑固性潰爛,且草酸與鈣結合使血鈣降低,故處理時在用大量冷水沖洗的同時,局部及全身應及時應用鈣劑。
3、石炭酸燒傷:石炭酸吸收后主要對腎臟產生損害,其腐蝕,穿透性均較強,對組織有進行性浸潤損害,故急救時首先用大量流動冷水沖洗,然后再用70%酒精沖洗或包扎,深度創面應早期切痂或削痂。
二、堿燒傷
臨床上常見的堿燒傷有苛性堿,石灰及氨水等,其發生率較酸燒傷為高,堿燒傷的特點是與組織蛋白結合,形成堿性蛋白化合物,易于溶解,進一步使創面加深;皂化脂肪組織;使細胞脫水而致死,并產熱加理損傷,因此它造成損傷比酸燒傷嚴重。
三、磷燒傷合并中毒
磷燒傷在化學燒傷中居第三位,僅次于酸,堿燒傷,除磷遇空氣燃燒可致傷外,還由于磷氧化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對細胞有脫水和奪氧作用,五氧化二磷遇水后生成磷酸并在反應過程中產熱使創面繼續加深,磷蒸氣吸入可引起吸入性損傷,磷及磷化物經創面和粘膜吸入可引起磷中毒。
四、瀝青燒傷
瀝青人稱柏油,有高度的粘合性,廣泛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防腐防潮,鋪路等,液體瀝青引起皮膚燒傷純屬熱力作用,無化學致傷作用,其特點是不易清除,熱量高,散熱慢,故創面往往較深,且多發生于皮膚暴露部位,如手,足,面部等處。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導致燒傷的化學物質不下數千種。化學燒傷的特點是某些化學物質在接觸人體后,除立即損傷外,還可繼續侵入或被吸收,導致進行性局部損害或全身性中……詳細>>
化學燒傷多指化學物質接觸人體后造成細胞脫水、灼傷組織,甚至引起化學中毒。化學燒傷一般包括三個類型,酸燒傷、堿燒傷和磷燒傷。那么,化學燒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