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疾病各類影像檢查的特點
由于骨科疾病的癥狀有很多,所以適用于的檢查方法也就會有所不同。醫生會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影像檢查方法。今天,不如就來看看骨科疾病各類影像檢查的特點都是怎樣的吧。
骨科疾病的分類
骨折:鎖骨骨折,肩鎖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肱骨外科頸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肘關節脫位,橈骨頭半脫位,前臂雙骨折,橈骨下端骨折;髖關節脫位,股骨頸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股骨干骨折,髕骨脫位,髕骨骨折,膝關節韌帶損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脛骨平臺骨折,脛腓骨干骨折,踝部骨折,踝部扭傷,足部骨折;脊柱和骨盤骨折。
骨和關節化膿性感染:化膿性骨髓炎(急性,慢性,局限性,硬化性,創傷后),化膿性關節炎。
骨和關節結核:脊柱結核,髖關節結核,膝關節結核。
非化膿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大骨節病,松毛蟲性關節炎。
骨腫瘤:良性骨腫瘤(骨瘤,骨樣骨瘤,軟骨瘤),骨巨細胞瘤,原發性惡性骨腫瘤(骨肉瘤,軟骨肉瘤,骨纖維肉瘤,尤文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脊索瘤),轉移性骨腫瘤,骨的瘤樣病損(骨囊腫,動脈瘤性骨囊腫,骨嗜酸性肉芽腫,骨纖維異樣增殖征)。
骨質增生:骨質增生癥是由于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的一種疾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
那么,骨科疾病適用于的檢查方法有哪些呢?
骨科疾病各類影像檢查的特點
X線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X線檢查費用低廉,適合多數患者常規檢查,尤其是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方式。對于骨折移位、有骨質改變的骨病、關節部位骨性病變、不透光異物存留、心肺器質性疾病、消化系統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診斷價值。另外,X光片能發現患者在改變體位時才感覺到不適的疾病。尤其是動力位片檢查,目前在國內尚極少能用磁共振替代X光檢查的。
CT可顯示出血管病變。CT檢查在顯示橫斷面方面明顯優于X光片,尤其是對密度高的組織顯像清晰,對于測量骨性結構之間的距離精確度高,掃描時間明顯比MRI短,一般只需要幾分鐘。CT能清晰的顯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變,對腫瘤的檢查靈敏度明顯高于普通X光片。而且,多排螺旋CT能進行三維成像,有助于立體顯示組織和器官病變。但是,CT掃描限于技術員的專業水平不同及掃描層面間隔限制,不能整體的閱讀檢查部位的信息,導致有一定的漏診率。另外,CT輻射劑量比X光大很多,而且對軟組織顯像清晰度和分辨率不高。
MRI查軟組織效果更好。磁共振(MRI)與X光和CT檢查最大的不同在于檢查過程中沒有X線輻射,對機體的損害很小。主要用于發現軟組織疾病,在骨科主要用于發現椎間盤病變、脊髓病變、半月板病變、炎性病變和出血性病變等。通過不同的處理技術能早期發現松質骨骨折如椎體骨折、骨盆骨折;早期發現炎性疾病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骨結核、骨腫瘤等。MRI對血管方面的疾病靈敏度高。但是,MRI也是有缺點:一是普通MRI檢查費用相對較昂貴;二是每個部位檢查時間較長,一般為數十分鐘;三是對部分骨組織的顯像精確度不如CT;而動態MRI費用是動態X光片的數10倍。
這3種檢查骨科疾病的影像檢查方法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哦。
(責任編輯:黃燕鳳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