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心電圖都適用于哪些疾病呢?雖然,心電圖是心臟疾病最常見的檢查方法之一,但是了解心電圖的適應癥是可以幫助我們更正確的認識這種檢查方法的。在這里,為大家總結一下心電圖的適應癥都有哪些,快來一起了解了解吧。
心電圖的原理
心肌細胞膜是半透膜,靜息狀態時,膜外排列一定數量帶正電荷的陽離子,膜內排列相同數量帶負電荷的陰離子,膜外電位高于膜內,稱為極化狀態。靜息狀態下,由于心臟各部位心肌細胞都處于極化狀態,沒有電位差,電流記錄儀描記的電位曲線平直,即為體表心電圖的等電位線。心肌細胞在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時,細胞膜通透性發生改變,大量陽離子短時間內涌入膜內,使膜內電位由負變正,這個過程稱為除極。對整體心臟來說,心肌細胞從心內膜向心外膜順序除極過程中的電位變化,由電流記錄儀描記的電位曲線稱為除極波,即體表心電圖上心房的P波和心室的QRS波。細胞除極完成后,細胞膜又排出大量陽離子,使膜內電位由正變負,恢復到原來的極化狀態,此過程由心外膜向心內膜進行,稱為復極。同樣心肌細胞復極過程中的電位變化,由電流記錄儀描記出稱為復極波。由于復極過程相對緩慢,復極波較除極波低。心房的復極波低、且埋于心室的除極波中,體表心電圖不易辨認。心室的復極波在體表心電圖上表現為T波。整個心肌細胞全部復極后,再次恢復極化狀態,各部位心肌細胞間沒有電位差,體表心電圖記錄到等電位線。
那么,心電圖的適應癥又是怎樣的呢?
心電圖的適應癥
心房肥大:分為左、右心房肥大或雙心房肥大,心電圖特點為P波異常,多見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各種病因所致心房肌增厚、房腔擴大。
心室肥大:分為左、右心室肥大或雙心室肥大,心電圖特點為QRS波異常,多見于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病或各種病因所致的心室肌增厚、心室腔擴大。
心肌缺血:心電圖特點為ST段和T波異常,簡稱ST—T改變,見于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絞痛發作等。
心肌梗死:分為急性期和陳舊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特點為QRS波、ST—T顯著改變,陳舊性心肌梗死的ST—T多恢復正常,僅遺留壞死性Q波。
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為竇性心律,節律均衡,頻率為每分鐘60~100次。如果心臟激動的起源竇房結或傳導系統出現異常,就發生了心律失常。
竇性心律失常:竇性心率每分鐘超過100次為竇性心動過速,常見于運動或精神緊張、發熱、甲亢、貧血和心肌炎等。竇性心率每分鐘低于60次為竇性心動過緩,常見于甲低、顱內高壓、老年人和部分藥物反應。竇性心律不齊的心電圖特點為P-R間期異常,臨床意義不大。
期前收縮:簡稱早搏,是指先于正常心動周期出現的心臟搏動,之后常出現長間歇稱為代償間歇,分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種。心電圖表現為P波、QRS波和ST—T改變,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代償間歇。偶發的期前收縮可見于正常人,但頻發的室性早搏或形成二聯律、三聯律多見于多種心臟疾病。
異位心動過速:分為陣發性和非陣發性兩類,又分為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除頻率快、節律不齊外,前者心電圖形態多正常,后者QRS波寬大畸形,多見于器質性心臟病,非器質性心臟病也可出現。
撲動與顫動:分為心房和心室兩大類。心房撲動與顫動為頻率在每分鐘250~600次的異位節律,P波消失,代之以異常的“F”波,多見于老年心臟退行性改變、高血壓病、冠心病、肺心病、甲亢等。心室撲動與顫動屬惡性心律失常,患者有生命危險,必須爭分奪秒地搶救。
由此看來,心電圖檢查是至關重要的哦。
(責任編輯:鄒華振 )
文章關鍵詞:
哪些人需要做心電圖檢查呢?心電圖檢查是很多疾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做的檢查項目,同時也是其他檢查所不能代替的。在這里,盤點一下心電圖檢查的適……詳細>>
心電圖是一項反映檢查心臟在除極和復極過程中所產生電位變化的圖形,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輔助診斷,對房室肥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疾病具有重……詳細>>
什么是動態心電圖呢?心電圖的檢查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幫助醫生了解病情的具體狀況。動態心電圖就是其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今天,就來一……詳細>>
普通心電圖檢查的作用有哪些呢?心電圖檢查的種類有很多,而普通心電圖檢查的作用是最基本的。下面為大家所帶來的就是心電圖檢查的原理和作用,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