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頭顱外傷不必忌諱CT檢查
現在的孩子稍有磕磕碰碰,家長就會十分緊張,有時對醫生的診治也不放心,要求做影像學檢查。但是家長在面對檢查方法時難免疑惑,究竟是CT還是核磁共振(簡稱MRI)作為首選呢?有家長認為,CT存在一定的射線,對孩子的發育有不利影響,而MRI雖然價格比CT昂貴,但不存在射線,對小兒更安全。
小兒頭顱外傷不必忌諱CT檢查
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對于急性頭顱外傷而懷疑顱內出血的患兒,CT應該作為首選的檢查方法。
首先,CT對于急性出血較MRI更為敏感。在急性出血24小時內,CT即可清晰地顯示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而MRI對于早期出血不敏感,往往需要3天以上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顯示出血部位信號強度的改變,這對于急性出血的早期治療很不利。
其次,對于顱骨骨折,MRI顯示遠遠不及CT敏感。由于骨骼內含有大量鈣質,而鈣鹽在CT上顯示為高密度,但在MRI上,鈣卻顯示為低信號,因此對于顱骨骨折,MRI顯示存在一定的困難。目前隨著多層螺旋CT的問世,通過顱骨的三維重建,CT可以對懷疑有顱骨骨折的病人做進一步確診。
另外,由于疼痛,外傷患兒往往不能配合檢查,而MRI完成一次頭顱掃描一般需要10到15分鐘,噪聲又很大,患兒通常需要服用鎮靜藥睡著后,才能進行掃描,因此MRI不適合進行急診檢查。而CT掃描只需10秒鐘左右,基本沒有噪聲,掃描比MRI更簡單方便。
當然,MRI也有許多優勢。在出血1周以上以及對于出血后腦組織的一些后遺癥,比如腦軟化、腦萎縮,MRI的顯示更加清晰。
當孩子發生顱腦外傷后,如果沒有明顯的異常癥狀,如嘔吐、煩躁、抽搐,先進行適當的觀察。如確實需要排除顱內出血的可能,在急性期內,一般首選CT,3天以后,可進一步做MRI檢查。
寶寶患病莫一味排斥CT檢查
目前,利用CT對兒童的腦部損傷進行檢查,是臨床上經常使用的方法。與成年人相比,兒童對射線更為敏感。不僅因為兒童有更長的生命周期,還因為他們的細胞分裂更快,DNA更容易受到損害,因此風險相對高于成人。但正常的孩子在較長間隔時間內,根據客觀醫療需要,做一次檢查的危害很小。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新型CT儀器也使兒童和幼兒的輻射劑量減少。尤其是兒童做CT時可以進行相應的防護,如對CT設備的放射量調節到適應孩子接受程度,或者蓋上鉛衣一類防護服,也可降低CT檢查時的輻射量。
“適當”應用非常關鍵。專家指出,科學合理運用CT診療疾病是必要的,盲目恐懼無益于寶寶的治療。首先要確定患兒在什么癥狀下才真正需要進行CT檢查,有些時候CT掃描是絕對必要的,例如為了診斷嚴重的頭部創傷或內臟損傷,為了診斷急腹癥或者腫瘤。小兒有些疾病利用CT檢查的診斷價值是其他儀器所無法比擬的,例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顱內出血、頭部外傷、顱內腫瘤、腦積水、顱內感染、腹腔內臟器腫瘤或畸形等。需要強調的是避免不必要的CT檢查,特別是反復做CT檢查。 進行CT檢查時,患兒如有稍微移動,將產生偽影,影響檢查效果。家長應做好心理安慰,讓寶寶了解檢查的全過程,消除恐懼感,并取下寶寶各種飾物。對新生兒、嬰幼兒、多動癥及弱智兒童,在進行CT檢查時均應進行鎮靜及制動,這樣可極大地提高檢查質量。另外,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減輕輻射。
(責任編輯:鄒華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