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疾病的MRI檢查診斷
核磁共振簡稱MRI,是一種新的無創傷、多平面成像檢查方法。它利用人體組織的磁特點,經過一系列的計算機磁信息的處理所得到的圖像,與X線及CT技術完全不同。核磁共振對各類關節組織病變診斷非常精細,對骨髓、骨的無菌性壞死十分敏感。具體骨關節疾病的MRI檢查診斷有哪些呢?下面讓小編為你回答。
長骨、四肢關節與軟組織
在膝關節,MRI主要用于檢查外傷所致的半月板斷裂和韌帶撕裂。半月板斷裂多發生在后角,以矢狀面T1WI最為敏感,于斷裂處信號增高,T2WI可幫助顯示關節內積液和出血。MRI診斷的準確率可超過90%,比關節造影和關節內鏡敏感。
在髖關節,MRI主要用于早期診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和觀察療效。征象出現早于X線,核素成像和CT,且具有一定的特異性。
此外,MRI對于檢查手段部腱鞘囊腫、肩袖破裂和踝關節外傷也有一定的幫助。
軟組織病變 MRI主要用于診斷腫瘤、血腫、膿腫、滑膜囊腫等,可比較準確地確定其位置、大小、范圍和鄰近結構受累情況,但多不能確定病變性質。一般,良性腫瘤MRI信號強度均勻,邊界清楚,無周圍水腫,而惡性腫瘤信號多不均勻,邊界欠清楚,且常有鄰近血管和神經的侵犯。
骨髓
骨髓因含脂肪而能在MRI上成像,當骨髓內脂肪成分有改變或被病變組織取代,則信號強度將發生變化。MRI是直接觀察骨髓癥變的最佳成像方法,優于X線、核素成像和CT。
脊柱
MRI能清楚顯示脊椎、椎管和椎間盤,并能顯示椎管內軟組織,包括韌帶、硬膜囊、腦脊液和脊髓等結構。對診斷椎間盤變性、膨出和脫出,椎管狹窄,脊柱外傷和感染價值很高。由于可行三維成像和多參數成像并能顯示硬膜囊和脊髓,所以,解剖結構和病變的顯示以及了解病變與椎管內結構的關系優于CT。
脊髓的MRI檢查多用自旋回波序列,以矢狀面為主,橫斷面與冠狀面則依情選用。
MRI可清楚地顯示椎管狹窄,包括椎體與脊椎小關節的增生、韌帶肥厚和椎間盤脫出等。
在脊柱外傷,MRI可用以觀察椎體骨折,椎間盤脫出和韌帶撕裂。同時還可觀察脊髓挫裂傷和脊髓受壓等,診斷價值高。
(責任編輯:鄒華振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