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影像檢查表現有哪些?X線檢查有何表現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關于乳腺癌的檢查方法還是不少的,其中影像學檢查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下面和家庭醫生在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吧。
常見的乳腺癌影像學檢查:
1、干板照相,又稱靜電攝影,其優點是對微小鈣化點的分辨率較高,檢查時能夠緊貼胸壁,包括乳房后間隙,這正是x線照相容易遺漏的部位。這是最常見的乳腺癌的檢查方法之一。
2、鉬靶照相,又稱軟x線照相,適用于軟組織及乳腺照相,也是比較常見的乳腺癌的檢查方法之一。一般常規照側位和軸位,一側確診為乳腺癌者,加照對側乳腺,以便跟蹤觀察。x線所見的乳腺癌塊影明顯小于臨床觸診大小。塊影的密度80%~90%高于正常乳腺腺體,密度不均,在瘤體中央或邊緣可見鈣化灶。
3、作為乳腺攝影的補充,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變活檢前定位,確診乳腺癌的術前分期,檢查乳腺后區、腋部及內乳淋巴結有無腫大,有助于制訂治療計劃。
4、磁共振檢查,浸潤性導管癌的磁共振表現為邊界不清、不規則毛刺的低信號強度腫塊,但磁共振不能顯示微細鈣化點。這同樣是比較常見的乳腺癌的檢查。
影像學表現
1、直接征象
(1)腫塊 腫塊是乳腺癌的直接征象,也是乳腺癌的主要診斷依據。腫塊大小不一,X線片中顯示腫塊大小多小于臨床觸診,此為惡性征象之一。皮膚水腫、癌周炎癥和癌瘤向周圍浸潤是造成臨床觸及腫塊往往大于X線所見的主要原因。腫塊密度在多數情況下比較致密,與鄰近的乳腺實質相仿或略高。形態多呈類圓形、結節狀、分葉狀或不規則形。大多數腫塊的邊緣不光整,境界模糊,可見輕微和明顯的毛刺或浸潤。有時也可呈輪廓部分清楚、部分模糊。毛刺的長度不一,可以長達數厘米,也可以較短呈毛刷狀。可以是腫瘤的成纖維反應所致,也可以是腫瘤沿間質向外浸潤。
(2)微小鈣化,在乳腺癌診斷中占據特別重要的地位,以導管內癌、浸潤性導管癌為多見。作為乳腺癌的一個主要征象,它不僅可以幫助對乳腺癌的確診,而且在相當一部分病例中,鈣化是診斷乳腺癌的惟一陽性依據。典型的惡性鈣化成簇分布,大小、數目、形態不一。X線片中在1cm2的范圍內見到5個以上≤0.5mm 的微小鈣化時應提高警惕。惡性鈣化的形態不一,常常是細砂粒狀、細線狀、條狀、分叉狀、不規則多角形或分支狀等多種形態同時存在。鈣化可以聚積在腫塊之內,或在其周圍,也可呈節段性或彌漫分布。纖維腺瘤的鈣化常較粗大,數目少,位于腫瘤內部。囊腫、脂肪壞死常為蛋殼樣鈣化。與乳腺導管分泌性疾病有關的鈣化為火花樣、或小桿狀鈣化。
(3)局限致密浸潤 當乳腺某一區域的密度異常增高,或兩側乳腺比較發現不對稱的致密區,即為局限致密浸潤。
(4)局部結果扭曲 在X線片上表現為乳腺實質正常輪廓改變及間質成份產生的成角、星狀及毛刺樣改變。
2、間接征象
(1)乳頭和皮膚的改變乳頭凹陷和皮膚增厚是乳腺癌的間接征象。
(2)血管異常 由于血運的增加,乳腺癌時可見到血管增粗。
(3)乳導管擴張、中斷
3、乳腺導管造影
若有乳頭溢液,則可行乳導管造影。乳腺癌導管造影表現為導管分支紊亂,粗細不均,扭曲或中斷,管壁不規則,有充盈缺損。多發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亦可見血性溢液,導管造影表現為導管擴張,伴多發小的充盈缺損。
(三)乳腺癌篩查
篩查(Screening)是對無癥狀的人群通過某些檢查手段早期檢出異常,以進一步作其他檢查,獲得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目前證實乳腺X線攝片是唯一的應用影像學檢查早期檢出惡性腫瘤并降低其死亡率的手段。
(責任編輯:吳任飛 )
專家答疑
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甲減患者適宜多碘還是少碘
2024-10-25甲減病會不會導致肌肉酸痛、渾身乏力?
2024-10-25亞臨床甲減會發展為甲減嗎
2024-10-25哪些甲狀腺疾病可能會有遺傳性
2024-10-25甲減病會一直發胖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