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維權意識提高是“過度檢查”的誘因之一
正值十八大召開之際,由廣東省醫院協會醫學影像中心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承辦的廣東省醫院協會醫學影像中心管理專業委員會2012年度學術大會于11月9日~10日在東莞召開。會議將邀請廣東省醫學影像科室優秀帶頭人就“影像科室管理”議題展開討論、分享經驗,為建設“文化型影像科室、人才型影像科室、創新型影像科室”而努力。
本次與會嘉賓,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磁共振室韓立新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采訪時說,患者維權意識和看病要求的提高,會使醫生產生“防范于未然”的“對策”,導致了一定的過度診斷現象。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磁共振室 韓立新教授
磁共振檢查不能替代所有檢查
韓立新教授說,醫學影像過度診斷是有一定存在的。只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維權意識也不斷提高,對疾病治療的要求也跟著提高,醫生往往會采取“防范于未然”的措施,這是過度診斷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磁共振進入醫學影像領域以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它對哪些疾病的診斷會有幫助?韓立新教授指導說,磁共振是神經系統疾病診斷的首選,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包括腦袋、脊髓等;對于腹部病變診斷,包括肝臟病變、盆腔病變如宮頸癌、卵巢癌,還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磁共振檢查都是非常有效的診斷方法,特別是女性疾病當中的盆腔病變。“不過,磁共振并不是萬能。肺部病變檢查是磁共振難以完成的,胸部CT掃描和冠狀動脈CT也都是磁共振無法替代的。”
磁共振檢查也可用于腫瘤的發現。據介紹,磁共振能發現5毫米以上的肝癌。當磁共振檢查沒發現腫瘤時,可進行其它方法檢查確診。不過,這些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比如,前列腺磁共振若未發現前列腺癌,要進行穿刺。“前列腺診斷必須要經過穿刺。”韓立新教授說。
磁共振無輻射?因其發展時間短,尚無大樣本數據
懷孕前3個月不要做
近日,寧波一孕婦在聽從醫生遵囑進行磁共振檢查后,有兩醫生對“磁共振是否對胎兒有影響”的看法不一,最后孕婦為保安全無奈將胎兒流產。目前統一的說法是認為磁共振是無輻射的,那么孕婦是否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檢查。韓立新教授指出:“孕婦沒有什么大的問題,最好不要做。假如要做,懷孕前3個月不要做。在國外的教科書上,也建議孕婦前3個月不要進行MRI檢查。”韓立新教授說,磁共振于80年代初發明,至今相隔不到30年。現在還沒有大樣本數據,說明它有無長遠風險,也無說明磁共振完全沒有害,尤其是對孕婦的傷害更沒有這方面數據。“另外,醫學現在還存在許多盲區。比如癌癥就能說成一定是抽煙造成的嗎?不能?因此,人們也就無法知道磁共振檢查已經造成了哪些傷害。”韓立新教授指出,現在醫院進行胎兒產前檢查,都比較規范,尤其是在大醫院。孕婦定期產檢,通常就是做超聲,能發現胎兒腦室是否增寬、畸形。超聲發展很快,能看到很清晰的東西,超聲結果沒事就可放心。如果為了驗證,才會做些磁共振檢查。“這種一般要在28周左右。再早,胎兒沒成型也看不出問題。”
孕婦磁共振檢查 一半病變是腦部問題
有些孕婦免不了要做磁共振檢查,此類孕婦大多是因為缺乏葉酸導致了神經管閉合,這就是為什么孕婦要補葉酸,沒懷孕時也最好要補葉酸。據了解,孕婦因磁共振檢查發現的病變當中,腦部問題所占比例將近一半。磁共振檢查還可以看到胎兒肺部的囊性、良性病變。
精神疾病的檢查,是磁共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只是在目前,各大學者對這方面的認識還沒有定論,相互之間的認識有很大出入。比如有學者提出自閉癥患者在腦液會出現興奮期現象,但其它專家有不同的看法。韓立新教授說:“精神疾病磁共振檢查是未來十年的研究熱點,也是攻堅階段。”
廣東省醫院協會影像會議相關報道: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