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類癌影像學診斷 B超敏感性更高
直腸類癌
直腸類癌又稱嗜銀細胞瘤,發生于腸黏膜腺體的嗜銀細胞,約占消化道類癌的17%-25%。因多從黏膜層的下部發生,早期即延伸至黏膜下,曾歸屬于黏膜下腫瘤,在腸鏡下呈灰白色或黃色質地硬隆起型黏膜及黏膜下腫物。本病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多呈局部性浸潤性生長而少有轉移,并能分泌5-HT,從而引起“類癌綜合征”,其典型癥狀為腹瀉、潮紅、氣喘、紫紺和右心瓣膜病。
直腸類癌檢查之超聲內鏡
EUS是確定直腸類癌浸潤深度最有效的方法。它能對消化道管壁準確分層,顯示病灶與直腸壁各層次的關系,從而判斷類癌的起源、大小、內部回聲、邊界、有無肌層和周圍血管浸潤,對指導行內鏡下黏膜切除(EMR)或手術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文獻總結直腸類癌的超聲內鏡聲像圖特征是:(1)病灶呈低回聲結節;(2)病灶內部回聲均勻;(3)病灶邊界清晰;(4)早期病變位于黏膜深層或黏膜下層。
直腸類癌檢查之B超、CT和MR
可以提示腫瘤的大小、形狀、數量、邊緣、浸潤深度及區域淋巴結轉移、有無肝臟轉移等信息,對手術治療和預后有指導作用,應作為術前的常規檢查項目。Chiti 等研究結果顯示,B超對類癌肝轉移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2%和92%,CT則分別為73%和93%。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的生長抑素受體閃爍掃描術(somotostatin receptor scintgraphy),與傳統的影像檢查方法相比能檢測出更多的腫瘤病灶,且敏感性達到87%。
直腸類癌其它檢查方法
腸鏡檢查
腸鏡下的典型表現為黏膜下單個結節狀廣基隆起,質硬,推之可移動,黏膜表面光滑,界限清楚,黃色或蒼白色外觀,活檢鉗觸之具有黏膜下腫瘤特征。活檢的陽性率與取材技術相關,因表面有正常黏膜覆蓋,應深挖或多次活檢以取到黏膜下組織才能確診。當腫塊增大,黏膜表面形成潰瘍時,腸鏡表現不易與結、直腸癌鑒別。黏膜表面凹陷或潰瘍形成,提示腫瘤轉移風險高。直腸類癌常同時或異時伴有其他部位的原發惡性腫瘤,需對胃腸道和其他部位進行必要的檢查。
病理檢查
組織學上較難判斷類癌的良、惡性,其鏡下特征為分泌良好的內分泌腫瘤,腫瘤細胞較小,形態較一致,呈腺管樣,菊團樣,條索狀或實心團塊狀排列,胞漿較空或嗜伊紅性,胞核相對均一。根據形態可分為腺樣型(此型最多見)、條索型、實心團塊型和混合型。
免疫組化
近年來免疫組織化學及原位雜交技術已成為類癌診斷和鑒別診斷的可靠手段。廣譜神經內分泌標記物嗜鉻顆粒蛋白A(CgA)、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囊泡突出素(Syn)陽性可證明類癌的神經內分泌分化來源。利用免疫組化染色方法聯合檢測CDX-2、PDX-1、NESP-55 和TTF-1,有助于判斷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原發病灶,將胃腸道類癌和胰內分泌腫瘤及肺類癌相區別。研究發現,檢測直腸類癌術后標本Ki-67 的陽性率具有高度的敏感性(88.9%)和特異性(82.4%),可作為預測直腸類癌轉移潛能的可靠指標。
(責任編輯:徐惠珍 )
專家答疑
種植牙骨粉多少錢一克
2024-10-25金屬烤瓷牙多少錢一顆
2024-10-25馬里蘭橋修復義齒圖解
2024-10-25種牙什么情況下需要加骨粉
2024-10-25全口種植牙齒一般需要多少錢
2024-10-25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吃什么食物
2024-10-25怎么判斷是否陽痿早泄
2024-10-25有乳腺增生的話還能吃紅豆嗎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