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于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時常潛于水底層,以擺動其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體延長,呈圓筒形,長可達50厘米以上。青褐色,具三縱行黑色斑塊,眼后至腮孔有兩條黑色縱帶。口大,牙尖,背鰭和臀鰭均延長如嶺峰。咽頭上方有一寬大鰓上腔,能呼吸空....--詳細介紹
營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于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庫、池塘等水域內。時常潛于水底層,以擺動其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體延長,呈圓筒形,長可達50厘米以上。青褐色,具三縱行黑色斑塊,眼后至腮孔有兩條黑色縱帶。口大,牙尖,背鰭和臀鰭均延長如嶺峰。咽頭上方有一寬大鰓上腔,能呼吸空氣。生命力強,水族中的強者,屬肉食性魚類,性兇猛,幼魚以橈足類和枝角類為食,棲息淡水底層。小魚以水生昆蟲和小蝦及其他小魚為食。待長到8厘米以上則捕食其他魚類,故為淡水養殖業的害魚之一。大黑魚以食其他魚類和青蛙為主。于水草茂密的泥底或在水面曬太陽,經常藏在樹根石縫中,當小魚、小蝦等游近時,它便發起突襲將這些小動物吞掉,一條0.5公斤的黑魚能一口吞下一條100~150克重的草魚或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