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是指牛科動物黃牛或水牛的膽囊結石。牛黃(Calculusbovis),別名丑寶。本品為牛科動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膽結石。牛黃完整者多呈卵形,質輕,表面金黃至黃褐色,細膩而有光澤。中醫學認為牛黃氣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涼。可用于解熱、解毒、定驚。內服治....--詳細介紹
牛黃-鑒別一、目試:真品(正品)天然牛黃有蛋黃及管黃兩種。蛋黃多呈卵形、不規則球形、類方圓形或類三角圓形,表面金黃色或棕黃色,細膩而稍帶光澤,有的外表面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斷面黃色或棕黃色,可見明顯排列整齊的層紋,層層重疊,氣清香。管黃呈管狀,表面不平或有橫曲紋,或為破碎的小片,表面紅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紋及小突起,斷面有較少的的層紋,有的中空,色較深,質堅實。人工牛黃多呈粉狀,也有不規則球狀者,淺棕黃色至金黃色。 二、手試:以手摸、擦、捏進行鑒別,一般經驗是三個“三分”。即:①牛黃上手輕三分。牛黃質地疏松,比一般同體積的物品要輕些。不管是泥團或常見的偽晶,一般比牛黃重,故有牛黃上手輕三分的提法。②遇水摩擦黃三分。傳統鑒別牛黃,用少許牛黃加水磨在指甲上,顯黃色,習稱“掛甲”或“透甲”,一般來說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黃顆粒在白紙或砂玻板上擦幾擦,同樣出現淡黃色的痕跡,這種顏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較長時間地保留不變。③用手捏牛黃碎三分。牛黃硬度在1~2°左右,很容易給捏碎,如捏不碎者,—般應視為偽品。 三、口試:將牛黃少許放在舌尖,有一股涼氣擴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沒有其他腥膻雜味,嚼之似泥而沒有渣雜,唾液可染成淡黃色。偽品多味苦而難于嚼碎,有時有滑膩感。 四、水試:牛黃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脹、不溶、不變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塊狀;將縫衣針潤水粘上牛黃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見杯內從上至下有一條線,然后再慢慢擴散。人工牛黃煮沸后水呈黃色而混濁,靜置片刻即沉淀,水變回原色。 五、火試:取一根小針燒紅,刺入牛黃中,牛黃破裂而呈層狀,質細密酥脆,內心有白點,并伴有清香氣味者為真品。 六、醋試:取一干燥潔凈試管,放入牛黃粉末(成塊稍加壓碎),加入2ml醋酸,加熱至沸,溶液即現淡綠色至深綠色。品質好的牛黃液體呈深綠色而清澈;質次的呈綠色至稍黑而混濁;人工牛黃呈淡綠色或青綠色。偽晶牛黃多為黃色或茶紅色。 以上鑒別牛黃真偽方法,有時采用一二種就可以,如果把握不大,可逐個進行加以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