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螺又名蘋果螺、大瓶螺,原產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由于它生命力強,繁殖率高,生長快,個體大,可進行人工大量養殖,又因其營養豐富,肉質脆嫩,味道鮮美,故成為人們喜食的上等佳肴。我國于1984年從國外引進南美螺,由于其養殖簡單,產量驚人(1畝水面幾個月累計可養殖出產達1萬公斤),漁民將其大量養殖,作為甲魚--詳細介紹
清熱除火,祛脂降壓,通便,減肥,明目,養顏護膚
其肉質鮮嫩、味美爽口、營養豐富,是世界上近年新興的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少膽固醇、補益保健型肉食佳肴,享有“盤中美玉”之稱。 南美螺殼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重的35%左右,肉質鮮美脆嫩,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g鮮螺肉中含蛋白質15.4g,高于一般蛋類和魚類食品,而脂肪含量僅為3‰,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型的水產食品,有補中益氣、清熱明目、消食通便等功效。尤其是近年來研究發現,常食南美螺肉還有減肥、降血壓、護膚美容等食療保健作用,因而一股“食螺風”在世界上悄然興起,成為現代都市流行的保健食品和賓館、飯店的上等佳肴。螺肉除了煮、炒、燜、燒、囟等方法鮮食外,又能制成螺干、罐頭等方便食品。螺副產品可制成高蛋白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