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蘆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Rhaponticumuni-florum(L.)DC.或禹州漏蘆EchinpslatifoliusTausch.的根。春秋季采挖。曬干。切厚片,生。清熱解毒,消癰腫,下乳汁。--詳細介紹
祁州漏蘆 干燥根呈圓錐形或破裂成較大的塊狀,多扭曲,長10~30厘米,中部直徑1~2厘米。外皮灰褐色或棕黑色,多縱溝及交叉的網狀裂紋,時有浮皮,頂端常見灰白色絲狀毛茸。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有灰黃色菊花紋及裂隙,中心灰黑色或棕黑色。臭特異,味微苦。以外皮灰黑色、條粗、質堅、不裂者為佳。 禹州漏蘆 為藍刺頭的干燥根,呈類圓柱形,上粗下細,稍扭曲,長10~30厘米,直徑1~2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黃色,粗糙,有縱皺紋,頂端叢生棕色硬毛,為殘存的葉柄維管束,下端偶有分枝。質堅,不易折斷,斷面外圈褐色,內有黃、黑相間的菊花紋。無臭,味微澀。以條粗、堅實者為佳。 除上述品種外,在江蘇等地尚有以菊科植物東南藍刺頭的根作禹州漏蘆使用。在新疆地區又以菊科植物新疆藍刺頭的根作漏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