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Pelteobagrusfulvidraco),鲇形目,鲿科,黃顙魚屬。又名黃臘丁、嘎牙子、黃鰭魚、黃刺骨,廣布于中國東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體長123-143mm,雜食,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食物多為小魚、水生昆蟲等小型水生動物。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筑巢和保護....--詳細介紹
1、養胃:暖胃,治療胃寒癥。 2、利尿消腫:能清除體內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進血液和水分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作用。 3、通乳生乳:有補氣血、生乳作用,對產婦有通乳汁、補身體、促康復的功效。有開胃健脾、消除寒氣、催生乳汁之功效。 4、清熱除火:味苦,能清心瀉火,清熱除煩,能夠消除血液中的熱毒。適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5、化痰止咳:適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癥狀。 6、其他功效:黃顙魚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富含蛋白質,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提高免疫力。調低血壓 ,緩沖貧血,有利于生長發育。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于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發、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調節滲透壓,維持酸堿平衡。維持血壓正常。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