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流言: 蜂蜜能潔齒。蜂蜜含有類似溶菌酶的成分,對各種致病病菌有較強的殺菌和抑菌能力,經常食用蜂蜜并注意口腔衛生,能預防齲齒的發生。
真相: 蜂蜜,一直被人們視作“純天然”的“良藥”,它的“保健”作用甚至“醫療”效果被廣泛宣傳。如何擺脫對這些“功效”的迷思,可以看看松鼠云無心的文章 《不要迷戀蜂蜜,雖然它有美好的傳說》 。這里只針對流言來談談“蜂蜜防齲”。
蜂蜜不但不能預防齲齒,反而具有致齲性。這一點不但得到了動物實驗的證實,相關人群的調查研究也支持多食用蜂蜜患齲齒更多、少食用蜂蜜少患齲齒的看法。而流言中作為防齲依據的類似“溶菌酶的成分”,只是蜂蜜具有“殺菌和抑菌能力”的一種推測,并未經證實。退一步說,即使蜂蜜具有抗菌活性也不意味著它沒有致齲性,更不等于防齲。
蜂蜜:糖的偽裝,致齲的幫兇
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糖,含有30%的葡萄糖和38%的果糖以及小部分蔗糖。而齲齒與糖的關系密不可分。引起齲齒的是口腔里的細菌,它們在牙齒表面粘附生長,形成牙菌斑。糖則是這些細菌最喜歡的食物。細菌代謝糖所產生的酸性物質是構成牙齒的礦物質最怕的東西,當酸性高到一定程度,這些礦物質就會開始流失,齲齒也就發生了。吃糖越多,齲齒越嚴重。
雖然不同的糖具有不同的致齲能力,從最強的蔗糖,到葡萄糖,再到麥芽糖、乳糖、果糖,但只要他們進入到你的口腔里,依附在牙齒上,就或多或少會給你的齲齒之路添磚加瓦。許多口香糖品牌推出所謂“防治齲齒的木糖醇口香糖”,其實也只是因為使用了不能被致齲菌利用的木糖醇作甜味劑,避免了更多糖的接觸,木糖醇本身并沒有防治齲齒的作用。
糖的致齲機理清晰明確,含有大量糖分的蜂蜜難辭其咎。人群調查也確實發現過度攝入蜂蜜與齲齒水平明顯相關,少吃蜂蜜的人患齲齒的可能性更小。
抑菌 ≠ 防齲
蜂蜜“防齲”的說法,很可能是對蜂蜜抑菌研究的錯誤衍生。國內的類似宣傳常提到一位名叫莫蘭(Molan)的學者,并依據他的研究和觀點推出蜂蜜可防齲。這其中是存在曲解的。
莫蘭是新西蘭的一位研究蜂蜜的生物化學助理教授。他在一篇綜述中談到,蜂蜜在抗菌活性方面有不少研究結果,提示我們食用蜂蜜可能有減少齲病發生風險的作用,但還需要實驗的證實。如果我們就此認為他認同蜂蜜可以防齲,似乎不夠充分。
盡管有研究發現未經稀釋的和高濃度(75%)的蜂蜜對體外培養的變異鏈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但完全看不出有口腔抑菌方面的可行性(沒人會“干喝”純蜂蜜的,齁死人不負責呀~)。而抗菌機理的推測,不論是葡萄糖氧化酶代謝葡萄糖產生有抑菌作用的過氧化氫,還是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起到抗菌的作用,都不足以支持防齲的說法(能達到有效作用的濃度嗎?)。
說再多感覺還是遙遠,不如來看看William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用大鼠做的實驗吧,能讓我們對“蜂蜜與齲齒”有更直觀的感受。實驗比較了蜂蜜(10%的稀釋液)、可樂、牛奶和人奶的致齲性,下圖是喂食蜂蜜的結果和作為對照的喂食蒸餾水的樣本。
在實際的齲病預防中,“殺菌和抑菌”并非常規措施,勤刷牙、用牙線、用含氟牙膏才是正道。 喜歡蜂蜜的話,平時喝喝無妨,像吃完糖那樣,做到及時漱口,清潔口腔,就不會帶來大的危害。 如果為預防齲齒而經常喝,就完全沒必要了。
結論:謠言粉碎。 蜂蜜不防齲,反而具有致齲性。高濃度蜂蜜可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不等于食用蜂蜜能有預防齲齒的作用。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維生素D的生理作用主要是增強和調節人體對鈣和磷酸鹽的吸收和排泄,齲齒的預防形成一種有利于牙齒組織鈣化的細胞外離子環境。齲齒的預防維生素D……詳細>>
一般來說,人們認為防止齲齒、保持口腔健康的辦法就是做好口腔的清潔衛生。但你知道嗎?一些我們日常食入的食物就有這種作用。一起來看看保護牙齒……詳細>>
青少年不注重日常飲食和口腔保健,就會容易出現蛀牙或齲齒。因此,預防齲齒就要在做好口腔保健的同時多注重日常的飲食。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詳細>>
愛爾蘭科學家研究發現,椰子不但能夠殺死導致齲齒的細菌,而且不會提高“牙蟲”的抗藥能力,并且沒有副作用。因此,他們建議研發含有椰子或者椰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