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服避孕藥會導致營養缺失?
人們在飲食方面,不僅僅追求口感的鮮美,更要講究營養與健康。但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人們以為自己吃得已經很營養了,但營養學家們做了大量調查之后指出,人們的一些生活習慣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將營養流失殆盡。
除了玉米面,煮粥別放堿
煮飯、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堿,因為堿容易加速維生素C及維生素B族的破壞。維生素B1、B2本來就怕熱,加了堿后更怕熱,溫度稍高更容易被破壞。
營養師建議:因為玉米中所含有的結合型煙酸不易被人體吸收,所以在做玉米粥、蒸窩頭、貼玉米餅時,應在玉米面中加點堿,這樣制作出的玉米面食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結合型煙酸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切菜少使刀,盡量用手撕
蔬菜宜先洗后切,否則會使水溶性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受到損失。切菜時能用手撕的就用手撕,盡量少用刀,因為鐵會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
營養師建議:炒菜時要急火快炒,盡量少加水。燉菜時適當加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做肉菜時適當加一點淀粉,既可減少營養素的流失,又可改善口感。
煲湯時間長,營養全走光
廣東人將湯的制作過程稱之為煲,認為煲的時間越長越好,一煲就是大半天,稱之為“靚湯”。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維生素C、B、氨基酸等營養成分最怕熱,在80℃以上就會損失掉。長時間煲湯會將這些營養成分破壞。
營養師建議:煲湯平均加熱1—1.5小時為宜,煲魚湯時間宜更短些。如果湯里要放蔬菜,須等湯煲好以后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損失。
${FDPageBreak}
身體:你了解我的營養信號嗎?
攪餡朝一邊,不能來回拌
包餃子時,很多人會把餃子餡中的水分擠出,這樣做會導致營養成分大量流失。攪拌肉餡時也是上下左右來回地攪。
營養師建議:攪拌肉餡時不要來回攪,否則會破壞蛋白質,應一邊少量加水一邊把肉餡向一個方向攪,這樣口感會更好,營養也不易流失。
淘米遍數多,營養流失大
中國人對待米的態度,從古代到現在都只有一個“淘”字。所謂淘,就是洗了又洗的意思。然而米淘兩遍,B族維生素就開始流失了。超過兩遍,則各種營養成分都開始流失。
營養師建議 淘米次數不要過多,一般用清水淘洗兩遍即可,不要使勁揉搓。先將米浸泡兩小時,然后再煮飯為好。不但煮飯時間可節省,米中的維生素B5損失也較少。
煮完雞蛋別用冷水泡
很多人都習慣將雞蛋帶殼煮熟或蒸熟后,馬上放到冷水中泡一下,一來可以降溫,二來有利于剝殼時離皮。殊不知,這種做法欠科學,煮完雞蛋最好不要用冷水泡。
將煮熟的雞蛋浸入冷水中,的確能使雞蛋很快降溫,內蛋殼膜和蛋清膜因遇冷收縮程度不同,容易形成一定的空隙,使雞蛋殼變得更容易被剝掉。但這么做卻忽略了冷水中均存有大量細菌。雞蛋被加熱后,可以阻止細菌通過的蛋殼膜已破壞,這樣便使蛋殼通氣孔不再對細菌有阻擋作用,于是細菌極易趁機侵入蛋內,可謂來去自由了。
正確的方法是雞蛋在煮制的過程中,加入少量食鹽,食鹽既可以殺菌解毒,又能同樣使蛋殼膜和蛋清膜之間因收縮程度不同而形成一定的空隙,使蛋殼較易剝離。
(責任編輯:吳燕 )
文章關鍵詞:
歲月靜靜地流逝。當第一道皺紋悄悄爬上你的額頭時,你才驚覺:難道衰老就要來了?那么,讓我告訴你7種最有效的抗衰老營養品,這可是科學家的研……詳細>>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飲食也有所改善,但未必就營養均衡、全面。缺不缺營養,這是很多人非常關心,但是又很難判斷的問題。其實,身體會有意無意……詳細>>
如果問小朋友兔子喜歡吃什么?TA一定會說:“胡蘿卜!”對了,但是我們能像兔子一樣那么好的吸收胡蘿卜的營養嗎?胡蘿卜,外形長得像人參,而……詳細>>
高溫火爐的夏季,總是容易讓人們沒有食欲,并且容易出現渾身無力,頭昏腦脹等現象,這對于身體的健康和工作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們需要想辦法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