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三減三健”是國家開展的一項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專項行動,“三減三健”就是通過“減鹽、減油、減糖”來實現“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
生活中少不了油,食用油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炒菜做飯的必備食材,而且是人體脂肪酸的主要來源,是人體保持健康所必需的基本營養(yǎng)素之一。同時,食用油能提高人的食欲,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但是食用油的攝入并非越多越好,由于目前我國居民多數人油吃的偏多,所以我們提倡“減油”。
油攝入過多的危害
高脂肪、高膽固醇膳食是高脂血癥的危險因素。長期血脂異常可引起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腎動脈硬化、腎性高血壓、胰腺炎、膽囊炎等疾病。高脂膳食也是肥胖發(fā)生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另外,有研究表明,高膳食脂肪還可能增加某些癌癥如結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發(fā)生的風險。
油膩食物容易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過多。尤其晚飯吃了太多的油膩食物,就寢時食物有可能尚未充分消化和排空,平臥后容易導致胃酸和殘余食物反流進食管,導致食管黏膜的損傷,也容易引起脾胃負擔過重,易患慢性胃炎等。
油攝入量標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調用油量不超過25-30g。
減油小妙招
(1)選擇有利于健康的烹調方法
烹調食物選擇用油少的方法,如蒸、煮、燉、燜、拌、急火快炒等。
(2)用煎代替炸
如果一定要用油,用煎的方法代替炸可減少烹調油的攝入量。
(3)使用控油壺,減少油攝入
炒菜用油均從控油壺中取用。可以做到家庭定量用油,控制總量。
(4)少吃油炸食品
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如炸雞腿、炸薯條、炸雞翅、油條油餅等;并且在外就餐時,少點油炸類菜品。
(5)盡量不用動物性脂肪炒菜做飯
(6)吃多種植物油
不同植物油的營養(yǎng)特點不同,應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食用多種植物油。
(7)不喝菜湯
由于一部分炒菜的油會留在菜湯里,所以不要喝菜湯。
(8)閱讀營養(yǎng)成分表
在超市購買食品時,閱讀營養(yǎng)成分表,選擇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9)去掉脂肪層
在我們食用一些肉食的時候,不吃肥肉,雞鴨鵝去皮,也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入。
如何正確吃油?
(1)在保質期內使用完。桶裝食用植物油的保質期一般為18個月,小包裝玻璃瓶橄欖油的保質期一般為24個月,開封后最好在4個月內用完。家里人少的話盡量選擇小包裝,以免變質。
(2)選對的油。動物油脂、椰子油和棕櫚仁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橄欖油、茶油、棕櫚油、花生油、米糠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多;而玉米油、大豆油及葵花籽油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植物油當中都富含相當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可能相對價貴,但并不代表價錢相對低的不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并不適合高溫油炸,但確實對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著積極意義,如果想要油炸,飽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的椰子油、棕櫚油等等,但也不要經常食用油炸食品,容易對心腦血管產生危害。
(3)變換油的種類。健康用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換著吃”,不少家庭用油“從一而終”習慣了就不換了,又或者認定了某種油有益于身體健康因此長期食用。實際上最健康的吃油方法,就是要定期換油吃。
(責任編輯:馮莉莉 通訊員:林惠芳)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老年慢病管理,要吃喝有度!
全民營養(yǎng)周|“一人吃兩人補”坑了多少孕婦
骨質疏松癥對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有什么影響?
從營養(yǎng)的角度上來說,清淡飲食能最大程度體現出食物的真味,也能保留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清淡飲食并不是無鹽無糖無油,而是少鹽、少油、少糖,不僅……詳細>>
食用油是在制作食物過程中使用的動物或者植物油脂,是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油脂是人體三大營養(yǎng)素之一,能夠為人體提供能量,還能為人體提……詳細>>
減脂期間調理飲食并不是不吃飯,而且要控制每餐的攝入熱量。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減肥減脂期間應該是少吃餓肚子,其實這是不科學的,減脂期間如果吃……詳細>>
食用油是廚房中必不可少的,能讓食物變得香噴噴的。食用油中大多數都是脂肪,相對來說,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能保護心血管,防治血栓生成……詳細>>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肥胖人群逐年增加,有人認為肥胖的原因就是吃了太多淀粉導致的,轉而食用蛋白質產品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