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近年來,幽門螺旋桿菌逐漸變成了一種“網紅菌”,在各大健康科普教育的知識課堂上都能瞧見它們的身影,也難怪,畢竟這是唯一一種可以在胃酸的環境下存活的細菌,且與大多數胃病都脫不了干系,包括令人聞風喪膽的胃癌。那么如何才能預防感染到幽門螺旋桿菌?家庭醫生在線采訪了廣州市中醫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康宜兵。
如何防止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
康宜兵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我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率高,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由于我國特殊的共餐習慣,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病率較其他國家明顯增加。因為幽門螺旋桿菌可以在人-人之間傳播,口到口和糞到口是其主要的傳播途徑,兒童和成人均為易感人群。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需要注意切斷這3個主要傳播途徑:
1、共餐:是幽門螺旋桿菌重要的感染途徑。家人之間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夾菜;建議分餐,潔具餐具分開,使用公筷,公勺打湯,高溫消毒碗筷;避免家中的老人把食物嚼爛或咬下來喂孩子。
2、接吻:幽門螺旋桿菌可在口腔定植。幽門螺旋桿菌可以跑到唾液、牙縫里,建議日常在刷牙時要認真,定期洗牙。
3、糞口途徑:上完廁所后不洗手,帶菌糞便感染了水源或食物等。感染者胃黏膜更新脫落,通過胃腸道從糞便排出,接觸可引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以到醫院消化內科做相關的檢查。一旦確診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建議積極接受治療,一般在規律服藥后可以根治。
為什么要進行早期胃癌篩查?
除了日常的良好習慣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對于特殊的人群,還需要做好早期胃癌篩查工作。康宜兵表示,我國屬于胃癌較高發病區,新發和死亡的病例均占世界胃癌的40%,發病人群在40-60歲多見。但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僅有6% ~ 19%,而日本、韓國早期胃癌檢出比例占所有檢出胃癌例數的50%以上。
“另外,70%以上早期胃癌無明顯癥狀,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自覺癥狀,如上腹不適、反酸、噯氣、早飽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再者,胃癌的預后與治療時機密切相關。大部分早期胃癌可獲根治性治療。進展期胃癌即使進行了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5年生存率仍低于30%。”所以,早期進行胃癌篩查十分有必要。
那是不是代表所有的人都需要進行早期胃癌篩查?康宜兵指出,根據我國國情和胃癌流行病學資料,確定胃癌篩查目標人群的定義為年齡≥40歲,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條者,建議其作為胃癌篩查對象:
1、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2、幽門螺桿菌(Hp)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5、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麥瓊璇 通訊員:高三德)
最近幾年,減肥一直是個熱門話題,網上各種減肥秘方層出不窮,最近流行一個減肥的方法,就是不吃晚飯。那么不吃晚飯到底好不好呢?這個問題還有一……詳細>>
德勤一位年輕審計師Ezhen 剛離開了這個世界。他85年生人,2007年畢業于外交學院,當年進入德勤工作。他的微博顯示,去年年底開始患病……詳細>>
由于種種原因而熬夜的“夜貓子”人群越來越多了,凌晨往往是“饑寒交迫”的苦難時刻,這個時候吃點夜宵,補充能量是非常必要的。但長期吃夜宵的人……詳細>>
因為一個長假,將過去沒有看過的電視劇都看了一遍,這些劇讓本編最喜歡的是廣告植入的時候。現在在追的一部大IP電視劇植入了某品牌的堅果,于是……詳細>>
接診的40歲以下的胃癌患者也占20%左右,胃癌呈年輕化、低齡化趨勢。年輕人患胃癌早期往往癥狀不明顯,一旦胃部持續不舒服,千萬不要自行服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