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家里,粑粑麻麻們做飯都習慣加一些調味品,比如鹽、味精、雞精等,很多人認為在孩子的飯菜里加上調味品,可以讓寶寶食欲大增,吃得更有滋味。但是,為孩子健康著想,建議1歲之內的寶寶膳食中不要添加調味品,盡量讓孩子品嘗食物的原味,最好也不要讓孩子吃用味精或雞精等調味品制成的食物。
孩子的味覺十分敏感,一旦嘗過咸味食品,孩子就會喜歡上而拒絕口味淡的食品,這樣不利于孩子的味覺倉庫多儲存一些食品原來的味道,會讓孩子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更主要的是埋下了成人高血壓、肥胖的疾病隱患。
一、寶寶不能吃味精不利身體健康
味精的化學名字叫谷氨酸鈉,它是以糧食為原料,經過發酵后提純的結晶產品。因為其有特別的鮮味,故成為許多家庭以及幾乎所有餐館不可缺少的菜肴鮮味劑,不論是熱炒還是涼拌菜,做湯還是制餡都離不開它。其實,隨意亂加味精并不科學,特別是為孩子準備的菜肴。
有時家長為了增加孩子的食欲,往往在菜、面條中放些味精。殊不知,雖然味精經過胃腸道吸收、分解后產生的谷氨酸有改善和保持大腦機能的作用,但它也有不少副作用。有人研究發現,過食味精的小兒易出現頭暈嘔吐、精神不振等一系列癥狀。因此,孩子胃口好時,一般就不要使用味精,否則容易產生依賴性等不良后果。
由于味精還可能會導致胎兒發育畸形,影響小兒大腦的發育(對此問題尚有爭論),為了安全起見,世界衛生組織規定1歲以下的兒童食品禁用味精,我國則要求12歲以下的兒童食品不要加味精,以免影響孩子的神經正常發育,所以家長應讓孩子多吃天然的鮮味食品。
另外,味精和食鹽一樣含鈉,攝入鈉太多會導致高血壓等疾病。因此,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角度出發,味精也不宜多吃。如果養成孩子口味重,喜歡吃偏咸食物的習慣,那么寶媽做的食物少了醬油、味精、醋,可能寶寶就不愛吃了。其實這些調味料和鹽一樣也不能多加。
二、寶寶不適宜吃的調味料
1、 醬油
醬油中鹽的含量占20%,與鹽相比,醬油的量更不好控制。通常每 5 mL 醬油含有 1 g 鹽。建議1歲以后少吃醬油,清淡飲食。1歲以后,寶寶每頓輔食加1~2滴就可以了。
2、 味精
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也含有鈉。進入人體后能從血液的鋅里轉變為氨酸鋅,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食用過量味精會使寶寶缺鋅。因此不建議給1歲以內寶寶添加味精。
考慮到日常飲食的其它食物包括肉、蛋、奶、豆及豆制品、蘿卜、白菜等蔬菜中都含有豐富的鈉元素,所以一歲以上,額外添加的含鈉調味品包括味精、雞精的總量每天最好不超過 1.8 g。
3、 糖
還有讓寶寶可能患上齲齒的糖,吃太多甜食會導致齲齒和兒童肥胖,可能增加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風險。
1歲之后寶寶建議每日所攝取的糖不要超過10g(用拇指和第二根手指圍成個圓圈那么大的勺子)。這里說的糖是指“添加糖”,由于我們常吃的天然食物中本身就含有糖分,“添加糖”只是一種起到調味品作用的純熱能食品,不需要額外添加。
(責任編輯:鄭夢雪 )
寶寶輔食的調味料該如何添加呢?媽媽在做輔食的時候,油鹽醬醋要放多少,要怎么樣加,告訴你制作寶寶輔食的調味料要怎么加。詳細>>
糖尿病人的日常飲食中不僅要多注意不能吃的食物,還需要注意在烹飪時不能放的調味料,這樣才能更好通過飲食來控糖。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糖尿病……詳細>>
廚房的調味料除了可以幫助我們增加菜肴的味道以外還有什么作用呢?其實,調味料的作用是很多的。除此之外,在選購和保存調味料時也是有講究的。在……詳細>>
烹飪里調料自然必不可少,怎么樣放的次序也是有講究。我們越來越多的了解到,放調料的先后順序不僅影響著菜肴的味道,也影響著健康。那么烹飪時,……詳細>>
在我們日常烹飪中,調味料是無法缺少的,可以為你做的菜增添美味,除了讓你的味蕾打開的同時,你知道它們還具有一些食療功效嗎?一起來看看以下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