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很多人炒菜時習慣放味精,但據最近臺灣一項調查發現,約有30%的人由于攝取味精過量而出現了嗜睡、焦躁等現象。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于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等一系列癥狀;有人還會出現焦躁、心慌意亂;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酸痛、肌肉無力。另外,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影響尤為顯著。
味精吃多了,常常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可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另外,日本研究人員認為,長期過量食用味精可能導致視網膜變薄、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那么,每頓飯攝取多少味精才合適呢?研究人員建議,每道菜不應超過0.5毫克。味精的副作用產生的嚴重程度,會因為個人體質不同而有差異。所以,大家在享受美味時,也應注意健康。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經常聽家里的老人一句話:味精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會掉頭發。做菜加味精的時候,小心翼翼生怕一下子放多了,那么味精吃多了真的會掉頭發嗎?詳細>>
當我們吃完菜之后發覺自己感覺到口渴,就有可能是菜肴中鹽或者味精放多了所致,當然也有可能是放入其他的一些咸味調料過多所致,這時候都要注意下……詳細>>
味精吃多了之后,比較常見的一個反應就是口渴,然后就開始不停的喝水,喝到肚子飽脹了依然無法止渴,這時候要怎么辦才好呢?詳細>>
在西方國家,只有某些加工食品才摻味精,平常人是不食用的,在嬰兒食品中更是禁止使用,因為科學研究發現,味精特別傷害幼兒的腦部和視神經的發育……詳細>>
味精中含有12%的鈉,一旦味精吃多了,鈉離子的攝入也就相應增多,這就和我們平時吃的鹽一樣了,吃多了會感覺到口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