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中醫學很早就產生過一種學說叫“補益學說”,具體有“滋陰”、“補陽”、“補脾胃”等之分。除了藥補,老百姓也重視“食補”,而燉雞湯、熬骨頭湯就是國人最推崇和津津樂道的“補湯”。
這一點不奇怪,由于過去生產力低下,食物匱乏,貯存食品不易,一般老百姓平時吃肉類、油脂類比現在少得多,對蛋白質、脂肪絕對或相對攝入不足,患體質虛弱、營養不良的人就較多,而體弱、貧血不僅會得很多疾病,還會縮減壽命。不少人通過及時的食療補益,能夠達到有效改善體質、預防某些疾病的作用。所以,雞湯、骨頭湯自然成為人們喜愛的補益佳品。
然而,現代人“營養過剩”、“營養失衡”者除非體質真的“虛”得要“補”,否則像雞湯、骨頭湯還是少喝為妙。原因是,燉雞雖然味鮮,富含蛋白質,但雞湯中鹽分偏高,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也較多。即使吃燉雞不吃雞皮,但皮脂早已溶入湯內,喝雞湯會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不僅會增加胃腸負擔,導致消化道疾病,而且還會引起血脂升高,易患上冠心病。慢性膽囊炎的患者,喝過濃的雞湯,也容易導致急性發作,因此不鼓勵多喝。
骨頭湯一般是用豬大骨、肉骨或魚骨,經長時間熬燉而成,其湯中富含大量“軟骨素”和“骨膠原”,能提高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和補充。但骨頭湯中含油脂和膽固醇高,尤其是骨髓,膽固醇含量特別高。
熬骨頭湯若加入海鮮、菇類、動物內臟等,久燉后嘌呤含量相當高,喝下后經肝臟代謝,會產生大量的硝酸,對人體有害。另外,燉湯中加入綠色蔬菜,因為煮得太久,湯中鉀含量和草酸鹽都會較高,慢性腎病患者喝了有損健康,還容易得腎結石等。
總之,雞湯、骨頭湯要適量喝,真正體虛可以喝,但也不宜喝熬得過濃的湯。另外,燉雞湯、骨頭湯時最好不要加其他動物內臟,同時應避免喝反復久熬的雞湯或骨頭湯。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然而,現代人“營養過剩”、“營養失衡”者除非體質真的“虛”得要“補”,否則像雞湯、骨頭湯還是少喝為妙。原因是,燉雞雖然味鮮,富含蛋白質,……詳細>>
制大骨頭湯之前,大骨要汆水,洗去血水浮沫,如果湯中的浮沫不被清除干凈,會影響最終的湯色,這個一般煮肉燒湯都是這個步驟,要強調的是,是用冷……詳細>>
姬松茸也稱巴西蘑菇,在增強人體免疫力方面在食用菌中居于首位,因此備受美食和醫學界的關注。用姬松茸做料理,有股比茶樹菇更濃郁的香味,而且口……詳細>>
黃豆除了做豆腐、豆漿,也是煲湯的好材料。廣東人煲魚湯、瘦肉湯愛放上一把黃豆,因為它比較清淡,又補氣,非常適合體質虛但又熱氣的人飲用。而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