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橘子是蕓香科柑桔屬的一種水果,亦可俗稱為“桔子”。“橘”(jú)和“桔”(jié)都是現代漢語規范字。當“桔”讀jú時,是“橘”的俗字。橘子色彩鮮艷、酸甜可口,是秋冬春季常見的美味佳果。
橘子營養豐富,每100克的可食部分中,含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3毫克,抗壞血酸(維生素C)16毫克,蛋白質0.9克,脂肪0.1克,糖12克,粗纖維0.2克,無機鹽0.4克,鈣26毫克,磷15毫克,鐵0.2毫克,熱量221.9焦耳。桔中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原)含量僅次于杏,比其他水果都高。柑橘還含多種維生素,此外,還含鎂、硫、鈉、氯和硅等元素。
中醫認為橘子味甘酸、性涼,入肺、胃經;具有開胃理氣,止渴潤肺的功效;主治胸隔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干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橘子營養也十分豐富,1個橘子就幾乎滿足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C量。橘子含有170余種植物化合物和60余種黃酮類化合物,其中的大多數物質均是天然抗氧化劑。橘子中豐富的營養成分有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大有益處。橘汁中含有一種名為“諾米林”的物質,具有抑制和殺死癌細胞的能力,對胃癌有防治作用。
橘子不僅僅是一種水果,它更是一個“全身是寶”的中藥。橘子的皮、核、絡、實皆可入藥,但吃法講究。
許多人吃橘子時,都喜歡將橘瓤外白色的筋絡扯得一干二凈,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橘瓤外白色的網狀筋絡就是“橘絡”,它具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不僅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療佳品,而且對久咳引起的胸脅疼痛還有輔助治療作用。
再有,人們在吃完橘子后,往往將橘皮用來泡水喝,把鮮橘皮當做燥濕化痰的陳皮來用,認為常喝鮮橘皮水,對冬季保健、防病是大有好處的,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陳皮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功效,但陳皮并非鮮橘皮,它是成熟的橘皮經曬干或晾干制成的。鮮橘皮是指吃橘子時剝下的鮮皮,鮮橘皮含揮發油較多,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用鮮橘皮泡水,不但不能發揮陳皮的藥用價值,由于揮發油氣味強烈,會刺激腸胃。因此,不要隨意拿鮮橘皮泡水喝。
橘子好處雖多,但宜常吃而不宜多吃。中醫認為橘子性溫,多吃易上火,會出現口舌生瘡、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結等癥狀。因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的有機酸,為避免其對胃粘膜產生刺激而引起不適,因此,最好不要空腹吃橘子。此外,橘子還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如果一次吃的過量或近期連續攝入過多,血液中胡蘿卜素濃度過高將會導致皮膚發黃。此時除了多喝水、暫時不吃橘子類水果外,還應限制攝食胡蘿卜素含量豐富的食物,經過1個月后,皮膚的顏色就會恢復正常。
另外橘子與牛奶不宜同食,牛奶中的蛋白質易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發生反應,凝固成塊,不僅影響消化吸收,還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胃腸、腎、肺功能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以免誘發腹痛、腰膝酸軟等病狀。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