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味精是我們炒菜不能少的調味料,眾所周知,味精吃多了是有害無利的。在過年時,我們每次炒菜究竟應該怎樣放味精才是最健康的呢?在這里,不如就為大家支支招,介紹一下炒菜放味精的正確方法吧。
哪些食物不宜放味精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后,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健康知識
拌涼菜不宜放味精。 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涼菜之中。
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調餡料不宜加味精。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卷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餡料后,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除了不能拌餡,在制作熱菜時,也是要在菜肴即將離火時才能加入味精。
味精用咸不用甜。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并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那么,如果味精吃多了都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味精吃多的危害是怎樣的
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在消化過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腦組織中經酶催化,可轉變成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這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就會使人體中各種神經功能處于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焦躁、心慌意亂等一系列癥狀,部分體質較敏感的人甚至會覺得骨頭酸痛、肌肉無力。而且,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危害影響顯著。
因為味精中含有鈉,過多攝入常常會感到口渴,還容易導致高血壓。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缺鋅會導致弱智、夜盲癥、性晚熟及成年侏儒癥等情況,所以嬰兒應謹慎喂食。
過量攝取味精是視力殺手,可導致蛋白質下降,讓眼軸生長失控。而且味精還會降低人體的牛磺酸,影響視網膜發育,甚至有些人食用味精后,會產生暫時性的視力模糊。
過多食用味精后,人體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就會升高,會妨礙鈣和鎂的吸收,從而造成短期的頭痛、心跳、惡心等癥狀,且對生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
味精食用過多,會使人產生對味精的依賴性,再吃不含味精的菜就會覺得沒有味道,還會妨礙對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除此之外,如果家里有以下這些人群,在炒菜時就要慎放我家哦。
兩類人群不宜吃味精
哺乳期婦女和嬰幼兒最好不用味精。因為味精中的谷氨酸能與血液中的鋅結合,降低鋅在血液中的濃度。谷氨酸通過乳汁或湯進入嬰兒體內,生成不易吸收的谷氨酸鋅排出體外,導致嬰兒缺鋅,輕則厭食,味覺差,繼而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肺炎、肝炎等感染性疾病;重則導致智能低下、生長發育障礙、貧血、肝脾腫大、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征發育不全。
60歲以上老人。味精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鈉,過多使用味精會使人產生口渴感,而60歲以上老人對鈉的攝入比較敏感,所以,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壓、腎病、代謝綜合征等疾病的病人應少吃或不吃味精。
過年炒菜放味精,不僅要適量還要注意哪些人不宜吃。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生活中很多菜人們都會放味精,味精是烹飪中最常使用的一種調料,但是大家都知道,味精吃多了對身體有很多的害處,而且有一些菜里是不宜放味精的。詳細>>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詳細>>
味精可以提鮮增味,作為我們的常用調味品,很多人都會在做菜的時候放一點點。打住!不是做什么菜都需要放味精的,做下面這些菜時就不用!詳細>>
在日常生活中,炒菜是一門技術活,會有很多的學問和講究,尤其是在調料的使用方面。在炒菜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經常放鹽。那么炒菜先放鹽還是后放鹽……詳細>>
眾所周知,低鹽飲食對我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可是要如何控鹽最有效呢?今天,就來教教大家炒菜控鹽的方法是怎樣的。以及炒菜晚放鹽會有哪些好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