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野菜要怎么吃最健康呢?吃多了大魚大肉,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嘗試吃野菜。可是,野菜的種類有很多,并且如果做法不正確也許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這可怎么辦呢?今天,為大家科普一下野菜怎么吃最健康以及野菜的種類吧。
野菜的種類
薺菜:又名雞心菜、香薺、擴生草等。薺菜性涼,味甘淡,氣清香,無毒性。它既有豐富的多種營養成分,又有良好治病功效。薺菜中含有蛋白質、胡蘿卡素和多種維生素,此外,還含有鈣、鐵、脂肪及大量的粗纖維等。薺菜對于高血壓、乳糜尿、尿血、鼻出血等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枸杞頭:為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莖葉,又名地仙苗、天精草和枸杞菜等。枸杞頭性涼,味甘微苦。有補肝腎、益精氣、清熱除渴、明目的功能。對高血壓、糖尿病、性功能衰退、視力減退等,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馬蘭頭:又名路邊菊、雞兒腸、紅梗菜、螃蜞頭等。馬蘭頭有白梗、紅梗之分,以紅梗為佳。馬蘭頭味甘,性平,微寒。功能養肝血,清肝火,清熱解毒。有良好的補血和明目作用。此外肝炎、高血壓、眼底出血、青光眼、目赤脹痛等患者均可服用。尤其對青光眼、目赤脹痛效果較好。
菊花腦:又名菊花郎、花頭,即野菊的嫩苗。其性平,味甘微苦,煮沸后則不苦。有清肝明目和良好解毒作用。對高血壓、大便秘結、目赤腫痛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對疔瘡有極佳的治療作用。
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乳漿草、古古丁等。其味苦,微甘,無毒。功能清熱解毒,強壯筋骨。對肝炎轉氨酶升高、膽囊炎、赤眼(急性結膜炎)、乳痛(急性乳腺炎)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清明草:又名佛耳草、貓耳朵、茸母草。其性平,味甘,無毒。功能補氣和胃,養肝明目,止咳化痰。對患有高血壓、夜盲、迎風流淚、慢性氣管炎、痰多、胃痛、十二指腸潰瘍者都有較好的功效。
野菜的簡單吃法
涼拌
適用野菜:馬齒莧、蒲公英、苦菜、蕨菜、薺菜、香椿等
推薦食譜:涼拌馬齒莧
做法:鮮馬齒莧洗凈,除去根及老葉備用。鍋里坐水,燒開后,將馬齒莧放入沸水鍋焯一下,撈起瀝水,也可過涼水后撈出瀝干水分。將焯過的馬齒莧切成約3厘米長的段。將切好的馬齒莧放入碗中,加入黃酒、精鹽、白糖、胡椒粉、麻油拌勻。炒鍋燒熱,放油燒至八成熱,投入蔥花、蒜茸,煸出香味,淋在馬齒莧上,吃時拌勻即可。
做餡
適用野菜:薺菜、蕨菜、馬齒莧等
推薦食譜:薺菜餃子
做法:面粉加入水揉成面團。豬肉切丁加入醬油腌一會兒。韭菜擇洗干凈切碎。薺菜擇洗干凈,焯水后用清水浸泡2-3小時后,擠干水分,再切碎。將薺菜碎、韭菜碎放入干凈盆中,加入肉丁,加入適量的油、醬油、鹽、雞精拌勻成餡。醒好的面團揉勻,揉成長條,切成劑子,搟成餅。取一個餅放入餡料,包成一個個餃子。全部包好后,下鍋煮熟即可。
蒸食
適用野菜:掃帚苗、榆錢
推薦食譜:蒸榆錢
做法:榆錢擇好、洗凈放在篦子上瀝去多余的水分。把瀝去水分的榆錢放入盆中,加面粉攪拌,使每片榆錢上都沾上面粉。取蒸鍋,坐水燒開,把沾滿面粉的榆錢倒在篦子上,記得不要把多余的面粉倒進去,以免榆錢黏在一起。蓋上蓋子大火蒸15分鐘。如果榆錢鋪得比較厚可以中間用筷子輕拌一下,使其受熱均勻、熟得更快。把蒸好的榆錢倒入大碗中,加入適量鹽,用筷子拌勻。調料:把蒜末、青椒粒、香菜、醋、香油、辣椒油放入小碗內,稍加些涼白開,攪拌均勻。把調料澆在榆錢上面,拌勻即可。
做湯
適用野菜:薺菜、刺五加、地皮菜等。
推薦食譜:薺菜湯
材料:薺菜、蟹味菇、胡蘿卜。
做法:薺菜剪掉根,擇掉老葉清凈干凈。薺菜瀝干水分后剁成碎葉備用。蟹味菇剪去根部洗凈備用。胡蘿卜洗凈、去皮后剁成胡蘿卜碎備用。鍋內加入高湯,倒入蟹味菇煮熟,放入薺菜碎葉煮3分鐘。最后撒上胡蘿卜碎,倒入濕淀粉勾芡,加適量的鹽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吃野菜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吃野菜的注意事項
吃野菜時要注意,安全第一,不認識的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綠油油的很是可愛,但不一定能食用,所以,采摘野菜時一定注意,不認識的不采、不吃。
吃前做好處理,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經過煮、浸泡才能去毒,一定要認真處理好后再吃。不宜多吃。野菜畢竟是野菜,沒有成為“家常菜”一定有它的原因,也是人們親身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所以,嘗嘗鮮偶爾改善改善口味還可以,不宜天天吃、吃很多。
在吃野菜之前,要先多了解哪種野菜能吃哪種不能吃哦。
(責任編輯:潘瑋璐 )
春季到,對大魚大肉感到膩味的我們,都把眼光投向了野菜。野菜不僅是吃它的清香,更有它的健康功效哦。詳細>>
春季到,對大魚大肉感到膩味的我們,都把眼光投向了野菜。野菜不僅是吃它的清香,更有它的健康功效哦。詳細>>
現如今,吃野菜成為了很多人的養生的習慣,認為只要是野菜就會對身體健康有好處,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野菜是不宜多吃的,并且在吃的時候也會有很……詳細>>
現如今,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仍然有很多人愿意吃些野菜來均衡膳食營養。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選擇野菜時是需要注意一些野菜是不能吃的哦……詳細>>
中醫養生四季側重有不同,春補五臟應以養肝為先。春季各種野菜生機勃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野菜也成為時尚之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