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立秋后雖然依舊是暑熱高溫的天氣但是與夏季的炎熱高溫有所不同,而天氣也會漸漸的轉涼,此時的天氣會變的干燥容易使人上火,所以我們應該吃些具有降火祛暑功效的食物,除此之外秋季干燥,氣躁容易傷肺,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還要注意潤燥、潤肺還有滋陰。
立秋后吃什么好?
營養學家認為,立秋后,最適宜吃以下3類食物。
黃綠色蔬果。即橙黃色蔬果和綠葉菜。夏天人們吃蔬菜、水果以瓜豆為主,比如黃瓜、冬瓜、西瓜、甜瓜、西葫蘆之類,四季豆、豇豆、毛豆等。除了西瓜、四季豆之外,瓜豆類中胡蘿卜素含量較低。所以,到秋季來臨,人們體內維生素A儲備容易減少,如不及時補充,到了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夜視能力下降、眼睛干澀、呼吸道容易感染之類的問題。因此要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蘿卜、西紅柿等。另外,瓜豆類食物維生素C含量也很低,如果維生素C長期缺乏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換季的時候容易感冒。因此,多吃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藍、菠菜、綠菜花等。
發酵食品。夏天人們食欲不振,通常喜吃寒涼食物,胃腸消化功能比較弱。因此,到了秋天,應適當多吃營養豐富又幫助消化的食品,發酵食品就有這個好處。發酵時微生物產生大量B族維生素,同時微生物的作用消除了食物中抗營養因素,部分分解了其中的蛋白質,使微量元素和各種活性物質能夠更好地吸收利用。主食可以選擇發面餅、饅頭等發酵面制品,尤其推薦雜面發糕,粗細糧搭配營養更高。副食可以多吃豆類發酵制成的豆豉、豆醬、醬豆腐、麻豆腐、豆汁,奶類發酵制成的酸奶,還有大米發酵制成的醪糟等。
各種薯類。秋季正是薯類出產的旺季。薯類食品多有強健身體的作用,其中富含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傳統認為薯類食物能補中氣,現代研究又認為它們作為主食食用,有利于預防肥胖和多種慢性病。經常吃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作為精白米面的替換品,是非常好的養生措施。
立秋之后,試試這些滋陰潤燥養肺食譜
沙參玉竹老鴨湯:
【材料】老鴨、玉竹、沙參、雞粉、鹽
【做法】準備好以上所有食材,將老鴨洗凈切塊汆水,玉竹、沙參洗干凈,將汆水后的鴨塊和玉竹、沙參一起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煲2小時左右,加入適量雞粉、鹽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清肺、養胃生津、去除虛熱
生地粥:
【配方】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生地黃(鮮品洗凈細切后,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后,潷出藥汁,再復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并后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凈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醋椒魚:
【配料】黃魚1條,香菜、蔥、姜、胡椒粉、黃酒、麻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黃魚洗凈后剞成花刀紋備用,蔥、姜洗凈切絲。油鍋燒熱,魚下鍋兩面煎至見黃,撈出淋干油;鍋內放少量油,熱后,將胡椒粉、姜絲入鍋略加煸炒,隨即加入鮮湯、酒、鹽、魚,燒至魚熟,撈起放入深盤內,散上蔥絲、香菜;鍋內湯汁燒開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攪勻倒入魚盤內即可。
【功效】健脾開胃,填精,益氣。
(責任編輯:黃燕鳳 )
立秋,是秋天的開始。立秋后,很多地區仍然處于炎熱之中,盛夏余熱未消,因此素有“秋老虎”之稱。因此,立秋養生更值得人們注意。 詳細>>
功效:民間素有秋藕最補人的說法。中醫認為,生藕性寒,可以清熱除煩、生津涼血;煮熟后的藕由涼變溫,可以養胃滋陰,有健脾、益氣、養血的功效,……詳細>>
立秋以后,天地的陰氣會逐漸增長,陽氣則逐漸收斂。盡管已進入秋季,但大多數地區的天氣還是比較炎熱,而降雨量會相對減少,這種燥熱會傷害肺部的……詳細>>
你知道嗎?雖然現在天氣依舊炎熱,可是已經立秋了,秋天模式已經開始了。立秋后氣候多變,很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襲,這時候注意飲食,多喝些養生湯水……詳細>>
立秋后兒童飲食需要注意什么?經過一個夏天后,孩子的身體消耗很大,因此,寒涼類的食物,如西瓜、香瓜、黃瓜等,都要適可而止。“增酸”的目的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