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端午佳節到,粽子飄香,市區各大商超早已將粽子擺上柜臺。專家提醒,市民買粽子,千萬別太“好色”,小心“返青”粽子。這種看起來碧綠的粽子,外表雖好看,但吃后可能中毒。那么端午節如何選購安全粽子呢?
小心!鮮艷的粽子可致中毒
一般來說,新鮮粽葉在制作過程中要經過高溫蒸煮,粽葉顏色都會呈現深綠偏灰黑或淡黃色,絕不會有青綠色粽葉。然而,一些不法經營者為保持粽葉新鮮誘人,采取化學染色手段,在浸泡粽葉時加入工業硫酸銅和工業氯化銅,讓已經失去原色的粽葉返青,使其表面光鮮、色澤鮮綠;而人體過量或長期攝入銅,會使大量銅元素積蓄于肝臟,引起銅中毒。因此顏色過于鮮艷的粽子要謹慎購買。
除了上述細節外,買粽子尤其是沒有獨立包裝的散裝粽子,除了看外表,最好再聞聞粽子的味道,“返青粽葉”包的粽子煮后香味不濃,有淡淡的硫磺味,而煮過粽子的水會變綠,正常粽葉煮后水則呈現淡黃色。
端午節如何選購安全粽子?
現在許多包裝粽已經開始標示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的標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與鈉含量,但市民常誤以為營養標示上的數據就是一個粽子提供的熱量與營養素,正確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與一個粽子的實際重量去換算。
另外,如果購買的是真空包裝的粽子,還要查看是否有漏氣或鼓氣現象,如果有漏氣或鼓氣現象則不要購買。粽子的“身材”也很重要,要買粽角端正、扎線松緊適當、無明顯露角、粽體無外露的粽子。
因此,專家建議市民應養成閱讀營養標示的習慣,購買符合個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讓這個端午節既美味又健康。當然如果有時間,最好自己購買優質的粽葉、糯米、紅棗等材料,自己動手包粽子,吃得更放心。
粽子多吃無益這幾類人要慎吃
粽子雖然美味,但是多吃對身體還是沒有益處。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例如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約一至一碗半的飯,熱量約為400~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過3個,男性最好不要超過5個。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除此之外,專家還建議一些人除了少吃以外,最好是別吃粽子,特別是以下這幾類人群。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胃、腸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后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
(責任編輯:翟福娣 )
大家也都在為過節準備選購粽子。海淀區衛生監督所食品衛生科科長戴惠玲提醒市民,買粽子首先要看好有無QS標志,其次是不要貪圖葉子顏色青綠的。……詳細>>
專家介紹,每年過了端午節,甚至還在節中,就會有不少患者捂著肚子往急診科趕,不用說,又是吃壞了肚子的。詳細>>
端午節快到,粽子成為熱銷產品。但是要選到好的粽子,避免因為“返青”粽而損害身體。 詳細>>
市民余靜在逛街時吃了路邊攤販賣的粽子,結果一個小時后就拉肚子了,于是急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診斷她吃了不潔食物。今年的端午節(6月16日)……詳細>>
在端午節要如何吃粽子呢?要知道,如果吃粽子的方法有所誤區,就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在這里,要為大家來總結一下端午節吃粽子應該要注意哪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