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時節濕熱多,去濕清熱涼勿過
5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此時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盈滿,但還未成熟,尚未完全飽滿,故名小滿。進入小滿以后,氣溫明顯升高,雨水開始增多,濕熱之氣交結,氣候悶熱潮濕。南方地區更是降雨多、雨量大,加上天氣悶熱,濕熱交蒸更為突出,人們起居飲食稍有不慎,容易感邪犯病出現身體不適。如濕熱之邪內阻脾胃,則會食少便溏,腹痛腹瀉;濕熱濕毒外郁肌膚,又會致濕疹瘡癤,膚痛膚癢。濕熱是小滿時期的氣候特點,因此,清熱去濕,護膚防病是此時養生調理的重點。但小滿雖熱,若清熱貪涼過度,除濕排汗過多也會出現新的問題,如損陽、耗氣、傷津等等變證,故調理養生還須因人而異,主要是把握好尺度。
起居:天熱貪涼勿受寒
小滿時節氣溫明顯升高,天氣較為悶熱,許多公司、商場、餐廳、公車等場所都已開空調降溫,人們回家后也常常開空調、電風扇來納涼驅熱。而長期處于寒涼的空調環境中容易損傷人體陽氣,尤其是汗出濕衣,毛孔舒張時突然進入空調場所更容易讓寒氣乘虛而入,引發感冒。
所以小滿時期空調降溫要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注意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室內溫度不宜低于27℃。溫差過大易使人體感到不適,溫度過低又易使人著涼生病。
二是不要讓空調風口對著頭部及背部直吹。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背部屬陽,均為人體陽氣匯聚的地方,以上部位當著寒風直吹,會直接損傷人體陽氣,引發頭痛、背痛、身痛、關節痛等各種痛證。
三是開空調的房間不宜長期關閉,應適時開窗或開門通風,以利空氣交換,濁氣排出。特別是家中或公司有人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時,要避免開空調,以免空氣不流通造成交叉感染。
四是夜間睡覺開空調,應穿長褲及有袖上衣,并蓋上單被。以免熟睡時人體陽氣內藏,抗寒能力下降,更易受寒著涼。
運動:排汗除濕勿過量
夏季炎熱,人體陽氣走于肌表,毛孔舒張,本就容易出汗,常常表現為動則易汗,這是人體汗出泄熱,調節體內陰陽平衡的過程。小滿時期濕熱氣候明顯,適當出汗確實有降低體溫、排出濕氣的作用,故適量運動排汗有清熱除濕的效果。但出汗除濕應有度,一旦汗出過度反而容易損傷身體。如運動時出汗太多,身體會感覺疲勞、乏力,甚至氣短、接不上氣,這是氣隨汗泄過多,耗損了人體元氣,氣息虛弱的表現。如果汗出不止,繼續泄汗,就會出現氣隨汗脫,人體津液大量脫失,血容量下降,會進一步發展為休克、暈厥等急危病癥。所以,夏季運動需要把握好尺度,不宜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下鍛煉,運動強度也不宜過大,不宜出汗過多,不能片面追求多出汗的運動效果,以運動后身體不感明顯疲乏、氣短為度。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頭暈、心慌等身體不適,要馬上停止運動,以免發生意外。運動出汗后還應及時補充水分,特別是出汗較多時可喝適量淡鹽水以補充身體鈉鹽的丟失。另外,運動后汗出濕衣要及時擦干身體,換上干爽衣服,以免出入空調場所或吹風納涼時著涼感冒。
飲食:清熱利濕助運化
小滿期間天氣炎熱,雨水較多,濕熱之氣較重,人們常感疲倦易困、食欲欠佳,特別是飲冷喝冰后胃腸消化功能更差,容易出現便溏便稀,甚至腹痛腹瀉癥狀。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喜燥而惡濕,此時濕熱之氣突出,濕熱困脾,還可見口苦口干,舌苔黃膩,小便黃赤等癥狀。因此,小滿時節飲食調理應以清熱利濕,助脾運化為基本原則,可吃冬瓜、薏仁、扁豆、赤小豆等食物以清熱利濕,淮山、芡實、茯苓、蓮子等食材以助脾運化。天氣炎熱時還可吃西瓜、海帶、綠豆等食物以消暑降溫。但需要提醒的是,西瓜、海帶、綠豆均為較寒之物,不宜晨起空腹進食,以免食物寒涼傷及脾胃,損傷人體陽氣,引發胃寒腹痛癥狀。對于一些體質虛寒或胃寒的朋友在濕熱天氣烹制消暑降溫,清熱利濕湯水時,可適當放入生姜、陳皮等溫性食材,以減輕湯水寒涼之性。如冬瓜、薏仁煲湯時加入3片生姜,海帶、綠豆煮湯時加入1塊陳皮等。另外,對于部分涼性食材經炒制后也可減輕其寒涼之性,如薏仁、扁豆用鍋干炒至微黃后再作煲湯之用。
防病:勤洗換衣防膚病
小滿時節濕熱較重,出汗較多,皮膚潮濕,蚊子、螨蟲及細菌等活躍,容易引發濕疹、體癬、瘡癤等各類皮膚病。中醫認為,小滿時期此類皮膚病的病因病機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濕熱之邪與風相搏,郁于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二是胃腸有積熱,內不得疏瀉,外不得透達,邪氣郁于皮毛腠理之間而致病。因此,勤洗換衣,保持皮膚清潔;少吃辛辣、燥熱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是預防上述皮膚病發生的主要措施。另外,還要特別注意衣物材質的選擇,盡量穿著透氣性好、吸汗較佳的衣服鞋襪,才能避免濕氣郁積。全棉材質的襪子、衣服最好,且不易引起皮膚敏感。衣物鞋襪要常換常曬,家中床單被褥、沙發外套等也要經常換洗。一旦出現濕疹、體癬等瘙癢性皮膚病,可使用祛風、除濕、止癢的中藥外搽,未確定診斷前慎用激素類藥膏外涂,最好能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如已患上皮膚病,則不要吃刺激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小滿食療方
1、荷葉山楂茶
材料:干荷葉5克,干山楂5克,陳皮3克。
制法:上3味放茶缸內,沸水沖泡15分鐘,加糖適量調味,代茶飲。
功效:清熱化濁,理氣開胃。適合濕熱內阻,食欲欠佳之人飲用。
2、薏仁綠豆粥
材料:薏仁100克,綠豆100克,白米150克。
制法:薏仁、綠豆洗凈分別浸泡1小時,白米淘洗干凈,在煲中加水2500ml,先煮綠豆至裂開,然后加入薏仁、白米,適時攪拌,煮至粥成,加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濕,清熱解毒。適合濕熱內阻,外發瘡毒之人食用。
3、木棉赤豆脊骨湯
材料:干木棉花60克,赤小豆50克,陳皮10克,蜜棗3枚,生姜3片,豬脊骨500克。
制法:上述材料洗凈后放入煲內,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適合濕熱內盛,皮膚瘡癢之人食用。
(責任編輯:家醫在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