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如何看待嗜睡癥
大家都知道,我國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對于疾病的而治療也能達到治本的原則,那么對于嗜睡癥的研究,中醫上也根據辯證,做出了分類,并給出了治療方法。下邊介紹一下,在中醫的理論上,是怎樣講解嗜睡的?
1、濕濁蒙蔽型
頭重如裹,口干粘不思飲水,胸悶不饑,二便不利,舌苔厚膩。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鳖^為諸陽之會,若被濕濁蒙蔽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困倦嗜睡。中醫治嗜睡原則為芳香化濁醒脾開竅,方用醒脾開竅湯加佩蘭、蒼術、白寇等。
2、肝郁脾虛型
長期憂愁思慮,精神萎靡不振頭昏欲睡多夢時有兩脅不適,納呆食少,大便不利或腹痛瀉泄,瀉后痛減,舌苔薄白或稍膩,脈玄細或澀。中醫治嗜睡原則為舒肝健脾開竅,方用醒脾開竅湯加柴胡、黨參、枳殼等。
3、痰濕困脾型
多見于形體肥胖之人,胸悶、納呆、大便不爽,痰多泛嘔、口中粘膩,身重嗜睡舌苔白膩脈孺緩。中醫治嗜睡原則為燥濕健脾豁痰開竅,方用醒脾開竅湯加竹茹、半夏等。
4、脾氣不足型
多見于病后或高齡之人,神疲乏力、腹脹食少,食后困倦嗜睡,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等,舌淡苔薄白,脈虛弱。中醫治嗜睡原則為益氣健脾,方用醒脾開竅湯加人參、白術、黃芪等。
5、氣血兩虛型
面色萎黃無華或淡白,納呆食少,神疲乏力,心悸多夢、氣短懶言,或有自汗,頭暈目眩,舌淡嫩苔薄白,脈沉細無力。中醫治嗜睡原則為益氣養血醒脾開竅,方用醒脾開竅湯加黃芪、當歸、人參等。
在中醫的理論上,嗜睡癥的分類是比較復雜的,但是治療起來就比較對癥了??梢詮母旧辖鉀Q嗜睡癥的困擾。專家提醒廣大嗜睡患者,無論中醫還是西醫的治療,都需要找對病因。只有這樣,治療起來才不會走彎路。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