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做艾灸
據介紹,艾葉用途多樣,可做藥膳,如艾葉甜湯,能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還可用于治療感冒。此外,用煎艾草洗澡,可治皮膚病、去邪氣。艾葉浴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療效。若是不便泡浴,可將其放入水中煮半小時,然后用水擦身即可。專家提醒,有少數過敏體質的人對艾葉敏感,可能誘發哮喘、鼻炎等疾病,最好遠離香袋和煙熏劑,也不要用來擦身。
時下不少人熱衷于艾灸,中醫學上將艾葉加工成艾絨,再以艾絨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條,點燃后熏熨或溫灼體表腧穴的灸法為“艾灸”。艾灸有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的作用,也是防病保健的常用方法。作為養生保健,艾灸穴位應以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幾處為宜。
專家提醒,雖然艾灸臨床適應癥廣泛,對內、外、婦、兒、五官等多種疾病有良好效果,尤其適用于屬寒證、虛證、瘀證者。但也有禁忌,對于實熱證、陰虛發熱者,瘡瘍、出血的局部,一般不適宜灸療,“如果艾灸后出現咽喉腫痛、口苦咽干、口舌生瘡、咽癢咳嗽、煩躁失眠、流鼻血等上火表現者宜慎用或在醫生指導下運用?!?/p>
●找穴位
中脘:位于肚臍上4寸。
氣海:位于肚臍下1.5寸。
關元:位于肚臍下3寸。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位于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中指)。
●施灸
點燃艾條,沿中脘-氣海-關元一線進行懸灸(距離穴位一定高度進行熏烤),上下往返緩緩移動,同時體會灸下的感覺,部分人會感覺到某些地方特別舒適,可適當延長該處艾灸時間,效果更佳。
足三里穴宜找準,一般量出穴位后再上下左右細心循按揣摩,找到最酸脹的地方進行施灸。部分人除了局部感覺溫熱,還逐漸出現向上或向下擴散,效果更佳。
●時長
每穴艾灸20-30分鐘以上,一周2-3次,貴在堅持。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乳腺結節可以不去治療嗎
2024-11-01消化不良患者何時服用參苓白術散好及注
2024-10-31抗病毒口服液對風熱感冒有無療效?
2024-10-31山海丹膠囊的正確服用劑量是怎樣的?
2024-10-31肺癌患者服用華頤威麥寧膠囊有何不良反
2024-10-31薏米紅豆粥具有哪些功效?
2024-10-31腎寶片的服用方法是怎樣的
2024-10-31同仁堂西黃丸的療程一般是多久?
2024-10-31
熱門文章
水果界的維C翹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馬齒莧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療白發嗎?
2024-11-01膠原蛋白怎么補充好?專業攻略助你科學補充
2024-10-31拉單杠的好處:從肌肉鍛煉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維生素B12片的作用及功能主治是什么
2024-10-30維生素B6片:健康守護神,功效全解析
2024-10-30維生素B1的作用是什么
2024-10-29維生素E的美容功效大揭秘
2024-10-29